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影视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影视新闻《票房崇拜的電影“囧途”》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5-11-16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票房崇拜的電影“囧途”

  一部影片的价值以第一周的票房为衡量尺度——这种好莱坞评价体系在进入21世纪以后几乎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规范。好莱坞体系的营销方法是事先投入大笔资金——有时甚至以超过制作资金的一半进行集中宣传,以产业化的形式利用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快速产生票房“第一周效应”,随后表现好的作品继续留在院线,表现差的则离场。但是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以上这些已经不足以成为话题了。

  无人说得清楚的“IP电影”

  “大IP”“票补”“电商联合发行”“票房对赌”“票房体量”……这些奇怪且令人费解的名词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才是正在改变中国电影业态——用户、内容和终端——的主角。

  突如其来地流行于影视领域的互联网“IP”概念,几乎无人说得清楚其源头所在,比如由谁最先提出,又经过何种论证。时光网的一位资深工作人员说,2014年初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到了年底业内的某次研讨会上,已经听到每个人发言必谈“IP”,当时她也惊诧莫名。专业人士对“IP”的释义使用了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字面直译是“知识财产”,亦可译为“知识产权”,但它和国际上所使用的“知识产权”概念相去甚远。

  记者在采访环球影业公司发行总裁邓肯·克拉克时曾向他求证,对方回答,并不知道与之确切对应的概念。百度提供了一个名词解释:“IP”主要围绕拥有大量粉丝基数的文学作品的影视剧版权改编。

  文化产业的常见操作模式,即为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歌曲、网剧等多类型的版权开发。今年“五一”档期的青春怀旧电影《万物生长》《何以笙箫默》《左耳》都堪称典型的“IP项目”,甚至过去被归入“粉丝电影”一类的《小时代》,以及把高收视率综艺节目搬上大银幕的《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电影”也属于此类。

  对资本来说,“IP”的一大利好是可依赖所谓网络大数据确定目标观众群,在许诺、供给和观众的期待之间提早实现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

  电影拍摄门槛几乎消失

  郭敬明、韩寒这种写作者可以替代专业导演执掌话筒,编剧演变为“改编流水线”上的一个工种,演员无须再靠演技,一切取决于粉丝投票……在“IP”、粉丝和票房面前,行业门槛彻底消失了。

  这种由制作方和发行商为回报率最大化而打造的“产品定制”流水线,令人质疑的重点在于,一些被送上院线的“产品”甚至不具备成为一部电影的基本前提,从头至尾沦为粉丝疯狂“弹幕”的黑板,票房仍可达四五亿元。

  “互联网电影平台”出现也不过两年。豆瓣、时光网、格瓦拉、猫眼……这几个为电影观众所熟悉的电商平台,从电影资讯、影评起步,或自团购平台转化而来。

  在他们的大数据思维模式里,电影消费与其他购物消费在心理预期、行为模式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当电商与电影捆绑在一起时,无论好坏评判,事实上,一个新的电影市场链条已经形成。

  电商价格战被照搬到电影市场。一张售价40元的电影票,在电商平台促销时段甚至可以用9元买到,其中差额即所谓“票补”,由片方、影院和网站分担。“联合发行”的另一种表述是与电商深度合作。

  有报道指出,今年国庆节期间占据院线的4部影片——《港囧》《九层妖塔》《解救吾先生》《夏洛特烦恼》,无一不是和电商“联合发行”的。

  靠口碑传播引爆流行

  在光线、乐视等传统渠道发行商之外,还配备了上述电商中的某一家或多家,由他们负责所谓的“口碑传播和引爆流行”。

  此外,“票房对赌”大概是除“IP”之外另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发行方为制片方提供保底分成,当电影的票房超出发行成本的时候,发行方可享有约定利润分成,比例从三成、四成到七成。

  电影领域粗暴竞争的现实,从档期竞争中就可见一斑。例如,“五一”档期被3部青春怀旧片占据院线,“十一”档期中2部中年男人寻找初恋失败又回归家庭的喜剧片争抢票房榜首,中国电影市场建立在所谓数据分析上的同质化制作日渐明显。

  同在亚洲,韩国的电影市场则被很多媒体评论为“复兴”。《韩国电影年鉴》和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公开资料,在平均每年有500部外国影片进入本土院线的情况下,在韩国年度最卖座影片前10名中,本土电影仍占据7部(2013年增加到9部,2014年减少到6部)。

  结构多样化的市场更有意义

  目前,很多观察者,都将韩国的电影市场称为“纺锤形”,并表示这是一个结构均衡的电影市场,却并非如当下中国市场一般畸形地建筑在一堆“粉丝电影”和“IP剧”之上。

  在韩国,年度观影总人数已经首次进入“2亿时代”。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国仅有5000万人口。也就是说,这意味着平均每个韩国人一年中会进4次电影院,达到了美国等电影发达国家的水平。除了讨好明确目标观众群——青少年和女性——的商业制作外,该国市场上同样也有题材深刻的电影。如《辩护人》《恐怖直播》等兼具现实表达和艺术精神的影片,都进入了各自年度的票房TOP10。

  这些影片的艺术视角和制作水准上乘,选择题材大多与韩国人的现实生存困境或历史创伤、司法制度相关,将社会问题叠加在类型叙事之上。可见,在令人羡慕的商业成功之外,超越于票房标准的个性化作品能够持续出现并获得生存空间。电影是兼有艺术与产业、精神性与娱乐性的混合本性,将其单纯划分到娱乐产业或者艺术领域都不再符合实际。也就是说,电影市场并非一定要完全建立在一些数字标准上。与之相比,保存多样化的结构更有意义。 (文/曾炎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邵希炜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