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永远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7-12-22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汉语译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诞生,创建初期只有9名队员。队员们携带马头琴、四胡等寥寥几件乐器,乘坐两辆勒勒车到各个嘎查演出。当时的口号是,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

乌兰牧骑队伍短小精悍,队员多来自基层文艺能人,个个身兼数职,一专多能。报幕员能唱歌,唱歌的能拉马头琴,拉马头琴的也能顶碗起舞。

永远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在一个个偏远的农村牧区,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不仅为农牧民送去了欢乐,还帮助他们种地、挤奶、做饭,修理家用电器、普及科学知识。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称为“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永远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1965年6月至1966年初,文化部组织了内蒙古3支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1974年起,乌兰牧骑开始走出国门。无论走到哪里,都把欢乐和友谊播种到哪里。

在内蒙古乌兰牧骑的榜样作用下,全国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到1988年,全国五大自治区就有236支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内蒙古乌兰牧骑已经发展为75支,演员有3000多名。60年来,内蒙古乌兰牧骑创作了数万个文艺节目,其中《顶碗舞》《筷子舞》《腾飞的骏马》《火红的青春》《草原姑娘》等上百个艺术精品广为流传,培养出了牧兰、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如今的乌兰牧骑队伍更加壮大,演出设备更加优良,但队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心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永远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扫码观看H5

yangshuang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