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饶曙光评《戰狼》:军事题材影片類型拓展的有益尝试》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5-04-16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清明假期多部电影上映,而《战狼》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黑马。据中国经济网小编了解,从4月2日上映开始,《战狼》5天累计票房达2.58亿元。不少网友高呼好看,希望能接着拍下去。近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邀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撰文,认真梳理和总结了《战狼》成功的启示和经验,并表示《战狼》为我国军事题材影片的类型拓展做出了有益尝试。 >>>>>查看专家更多观点

饶曙光评《戰狼》:军事题材影片類型拓展的有益尝试

饶曙光

    众所周知,“十七年”中国电影时期军事题材影片是国产电影的主导样式,一度甚至处于支配地位。作为弘扬家国正义和传播主流价值的载体,国产军事题材电影曾成功演绎出一大批令人难以忘怀的“战斗故事”,塑造出众多耳熟能详的“战斗英雄”,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是近年来,国产军事题材影片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一度在市场中成为“不可见的电影”。在这种背景下,动作明星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战狼》以黑马姿态杀出,有效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有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和统一,为我国军事题材影片的类型拓展做出了有益尝试,其多方面的启示和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梳理和总结。

  《战狼》片方在为影片做宣传时,为本片贴上了“军事动作片”的类型标签,确实起到了“类型”引导观众欣赏和消费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战狼》隶属于战争片、军事题材电影范畴,以特种部队军事演习和实战为叙事基础,借以展示武器装备和战略部署;同时,影片在剧情节奏、视听语言的安排上以动作性为基础,在场面处理上将军事作战的大场面与单兵突击动作结合。事实上,战争军事类型影片是天然的主流电影乃至主流大片,拥有一大批受众,并且很多受众都可以说是“铁杆粉丝”。对于近年的国产军事题材创作而言,虽然也曾有多次尝试,但市场认可度仍不尽如人意。从《冲出亚马逊》到《目标站》,以八一厂为代表的创作也在不断摸索军事题材电影的市场化运作,但由于影片类型化程度不高,无法有效平衡奇观场面与英雄叙事、个人价值与集体主义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在与观众有效对接的过程中频频受阻。

  《战狼》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借鉴好莱坞的类型经验,并且推动了传统军事题材电影的现代化转换。考察《战狼》的历史谱系,我们不难发现在叙事走向上有电视剧《我是特种兵2》的影子,或者说《我是特种兵2》为吴京创作《战狼》提供了有意的经验和启示。在此基础上,影片《战狼》的文本风格和场面调度明显受到了以《勇者行动》为代表的好莱坞军事动作片影响,并在其中融入了功夫格斗的动作戏份。鉴于这种组合式的类型融合,影片保证了叙事的流畅性和动作场面的观赏性,打造出了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所期待、所需要的快节奏和视听奇观。在这种类型本土化的努力中,我们或许还可以看到《战狼》具有当年陈嘉上作品《飞虎》的影子,尤其影片的立意和走向颇有对应:针对外来雇佣兵的单兵作战部署,两场实战的场面调度和叙事功能,以及相应的叙事线索。在《飞虎》的影响下,曾催生出一系列关于“飞虎队”的同题材影视作品,成为香港影坛军事动作片的范本。《战狼》这种创作上的对应性也能从多个侧面反映出影片对军事动作片的类型转制的努力,以及通过类型拓展增强中国电影“内生性发展”、“内生性动力”的努力。

  在以往同类型影片当中,如何平衡英雄主义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呈现与表达似乎是传统主旋律电影(笔者还是更愿意用主流电影)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在传统主旋律电影中,个人的表现往往因强调集体的统一性而受到掣制。在传统认知中,个人英雄主义往往就等同于“好莱坞式”的价值观,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事实上,纵观“十七年”时期的军事题材影片,以《英雄儿女》、《董存瑞》等为代表的影片中,个人化因素、尤其是个人化情感在英雄成长以及家国同构的叙事框架中仍然是存在的。事实上,个人英雄主义在影片中的适当安放不仅可以作为传播不同价值观的载体,如在突出个人英雄的基础上加以平衡或强调集体关系,巧妙实现意识形态的植入,还能够作为主流价值的代言得以在叙事中发挥作用。《战狼》正是有效的把握住这一平衡点,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得以有所突破。

  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战狼》立足于个人话语和个人表达,与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达成心灵的沟通和共鸣。主角沿用了《我是特种兵2》中问题青年的设置,突出军人性格中的两面性,一面是具备过硬军事素质的优秀士兵,另一面则是重情重义的男子汉,如同影片中男主角被灌醉后坦露内心世界。这种双面设置将以往单纯英雄化的士兵在叙事功能上还原为“人”。影片中,角色在“英雄”和“常人”两个模式间不断切换,使得情感叙事有所依托,提升了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同时影片还引入了女性角色,适当的融入男女情感的戏份,一方面缓解军事对抗的严肃气氛,另一方面也完善了英雄世俗化的一面,更让观众觉得可以进行心灵对话,认同也就在心灵对话的过程中悄声无息的有效完成了。

  在此基础上,电影中与个人英雄主义形成映照的是对国家背景的不断提示,无论是口号,徽章,界碑,都将影片中个人行动与国家符号相关联,适时的触及爱国价值与情感认同。人情和人性自始至终弥漫在战友、上下级、情人以及父子等多组关系之间,国家的主权利益作为隐形纽带串联了人物关系,这种含蓄并置的表达是类型电影有效传播主流价值的功能所在。而在叙事上,影片巧妙的以个人为国家形象做注脚,形成了密切的互补关系。如影片高潮部分,冷锋脚踩毒枭与大群雇佣兵对峙时,我方增援在背后及时赶到,敌人瞬间溃散四逃,个人与国家双重英雄形象在这里得以统一。正是通过这种策略化的置换,使得影片在个人英雄的表达之上蕴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绪,并借此作为宣传卖点。“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口号成为影片最大的卖点,而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表达也与当下现实中国情势实现了文化共振。在后冷战时代的格局中,在大国崛起的声势下,新的中国形象正在展示给世界,我们的主流文化势必也需要影片所表现的这种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力量来支撑。同时,影片也注重对反派敌对势力着墨,不同于以往同题材国产电影虚拟或假设的演习对象,这次的对手以十足的“入侵者”姿态出现,尤其指明拜金的西方雇佣兵形象,增强戏剧矛盾冲突的同时也彰显出我军强大的国防实力和捍卫领土的自信。 影片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直接指向的是观众,英雄叙事裹挟着民族主义的伸张,摆脱了以往简单机械的生硬说教,观众能够与影片中的故事走向保持高度的共振,成为国产电影借英雄主义传播主流文化的一个突破。

  在影片的发行上也进行了差异化宣传,着重强调影片的男性气质,与“小清新”、“小鲜肉”占据市场,性别泛化当道的青春电影相比,本片将男性的阳刚作风与现代武器并置,打造出传统硬汉电影的调子。同时《战狼》注重二三线市场的推广,上映前夕以高强度的人工跑片方式获得院线青睐,为本片佳绩助益良多,也从侧面反映出本片院线受众的覆盖范围之广。总之,《战狼》的票房成绩则再次表明,绝大多数当下中国电影观众的接受心理、接受态度是相当宽容和开放的,因此也给予主流电影的创作以启示,如何突破市场瓶颈,将主流意识形态与现实民族情怀共振的类型化叙事相嫁接,做到主流电影市场层面的不断突破,才能够保障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充分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步以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与统一。

  不可否认的是,影片《战狼》在品质上并非十全十美,与好莱坞同类型电影相比,无论是叙事、动作设计以及视听奇观展示方面仍然相形见绌。如影片叙事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关系铺垫多有不足;由于时长限制和过于密集的动作戏份,战友情谊成型的过程刻画较为单薄;屠狼戏段落和场景与叙事主线稍显疏离等等。但无论如何,在当下中国电影的特殊语境中,《战狼》的类型拓展意义不容低估。中国电影市场近年的跨越式发展严格来说是摆脱低谷期的恢复性增长,主要以外部硬件的数量性增长为特征;而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则需要增强中国电影产业内生性动力,从电影创作本身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入手。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依赖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必须根植于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从当下现实发现、挖掘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情怀的好故事加以电影化,在此基础上,在类型层面实现不断拓展和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狼》尽管存在类型实现上的短板,但瑕不掩瑜,其在中国电影语境下的类型拓展意义,以及成功与不足的经验和启示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期待在国产主流电影中有更多类型拓展的尝试,有更多中国英雄的成长。

  (本文作者:饶曙光 尹鹏飞)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张晶雪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