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影视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影视新闻《《星剧社》輸收视口碑 电视话剧天生相克?》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4-09-23  
摘要:慢镜头与回放的加入,以及镜头切换与演员特写,也在试图将舞台表演注入电视剧或电影的效果,张丹丹对此理念颇为自信:"话剧搬上电视不是架几 时长2小时的"全景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搬上电视屏幕后,时长不得不被压缩到1个半小时,加上引子、访谈及真人秀、花絮,主演殷桃与李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星剧社》輸收视口碑 电视话剧天生相克? 鹿鼎记》剧照
《星剧社》輸收视口碑 电视话剧天生相克? 罗密欧朱丽叶》剧照

  自去年七夕之夜《撒娇女王》大获成功,张丹丹便以莎士比亚经典剧作《十二夜》为灵感,推出了一档以“话剧+真人秀”的综艺节目——《星剧社》。谢娜[微博]、何炅[微博]、尚雯婕[微博]等明星云集,田沁鑫[微博]、何念[微博]、詹瑞文等戏剧界大腕纷纷加盟,亦沿袭了芒果季播综艺之“高投入”与“先锋”特点,开播之初创造出极高声势。然而播出以来,《星剧社》收视及口碑均不如人意,争议更是如影随形——电视与话剧的结合是否成功?真人秀是否是电视话剧的最佳表现形式?《星剧社》之于话剧推广意义如何?本刊独家专访制片人张丹丹及多位知名戏剧界人士,为走到半路便已乏力的《星剧社》把脉、问诊。

  采写_本刊记者 杨蓓蓓

  综艺元素下的话剧舞台 张丹丹的不完美实验

  “我原本可能想得简单,就是觉得我们可以把好的东西放在一个上亿观众观看的平台上,有更多人知道它的好。”制片人张丹丹谈起最初的愿景,“我的感觉是,创新就是做别人没玩过的东西,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我既然做了,那就要做好。”

  话剧搬上电视荧幕,《星剧社》绝不是前无古人。台湾公视即有一档专门播放舞台演出录像的节目,英国国家剧院的NT Live系列更将话剧拍摄出电影大片的质感,而日本的直播剧则在操作手法方面更为类似,即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在专门制作的场景下完成演出……以上节目有一个共性,即如实记录,较少使用综艺化的后期处理。而作为国内首次将话剧与综艺结合的尝试,《星剧社》在理念上有其无可比拟的先锋性,一贯以各种综艺娱乐效果见长的芒果制作团队更发挥了其天马行空的创新精神,将三大综艺元素与话剧进行了嫁接。

  1 真人秀大片模式 至少18个拍摄机位

  从第一幕主持人张丹丹出场致辞,到演出中段,镜头经常反摇至幕后,对候场的演员甚至工作人员进行状态抓拍或采访,加上时时乱入的小花絮(如《稳稳的幸福》中对胡夏[微博]吻戏的大篇幅揭秘等)——这一切都在提醒着观众,这不仅是一出话剧,更是一场《我是歌手》般的大型真人秀。2~3个观众机位、12个舞台机位加上4个真人秀机位,制作团队对舞台前后进行了全景式拍摄,增加观众反应镜头,而“演出+真人秀+访谈”的内容模式亦是芒果台对其在《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真人秀节目中成功经验的复制。这使得《星剧社》在其形式与规模上超越了单纯的话剧录播节目,走向时下流行的真人秀大片模式(一般戏剧录制只需要3~4个机位)。

  2 声光影与后期 注入电视剧或电影的效果

  灯光是话剧演出的双刃剑,剧场中过亮的灯光简直是演出效果的杀手——《21克拉》的演员谢娜就曾在朋友圈中抱怨过《星剧社》的灯光问题。“电视是一个视听艺术,”张丹丹解释道,“一个话剧的灯光调整要一两个月,我们现在就是四天,因为我们整个是四加二的模式,四天在台上合排,两天录制。四天里你要把所有的灯光全部调到位,而且要达到电视的播出要求,高清。”为了能达到电视播出的画面视觉效果,张丹丹团队将电子屏与实景舞美相结合,对道具精致程度的要求也到达严苛的地步,“视觉上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很难抓住观众。”而各种电视特效、慢镜头与回放的加入,以及镜头切换与演员特写,也在试图将舞台表演注入电视剧或电影的效果,张丹丹对此理念颇为自信:“话剧搬上电视不是架几个机位把演员录下来就行了。演员是什么状态,后台工作状态又是什么,那些都是你坐在剧场里看不到的,纬度和视角全部给你丰富和补充,让你最多视角去了解话剧,去了解这个故事,了解表达这个故事的人。”

  3 演员与剪辑 必须对故事情节做出取舍

  无论是芒果主持群中的何炅、谢娜、沈梦辰等,还是殷桃[微博]、李光洁[微博]乃至小柯[微博]、尚雯婕,《星剧社》最为综艺化的一点即是它的全明星班底——而对于真正的话剧表演而言,全明星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妥协。综艺节目时长亦注定其在故事情节上必须有所取舍,加上真人秀及访谈的乱入,真正的剧场表演时间被进一步压缩。“剪掉某场戏之前必须征得剧团方意见,要最大程度尊重创作方。”张丹丹对必须剪掉一些剧情的事实也很遗憾。

  《星剧社》的“娱乐化”争论 普通观众与业内人士都在吐槽

  观众小丁最初被《星剧社》的新颖内容所吸引,但几期下来,他颇感“吃不消”,“有些故事冗长,如《鹿鼎记》,有些故事又不很完整,如《罗密欧》……整体像综艺节目,但娱乐性不强,说是戏剧,真人秀和访谈部分又会让人出戏。”在大多数接受采访的 观众中,“娱乐性不强”算是《星剧社》收视低迷的主要原因。

  与综艺观众相比,“过于娱乐化”却是话剧界业内人士对《星剧社》的主要吐槽原因。“狮虎兽,我这么形容,新鲜但脆弱。”知名戏剧制作人、中国戏曲学院教师王建秋认为,戏剧观众是“参与型”,而电视观众是“灌输型”,两种跨度较大的领域嫁接在一起仅仅停留在小品的范畴,“制作单位过于娱乐化,娱乐大于育教的意识。”而戏剧好者、资深剧评人杨小乱肯定《星剧社》的尝试和勇气,“但他们很多方式都是反戏剧的,过于综艺化,所以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1 过度剪辑影响观感

  时长2小时的“全景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搬上电视屏幕后,时长不得不被压缩到1个半小时,加上引子、访谈及真人秀、花絮,主演殷桃与李光洁的实际演出时间便更加有限,故事情节也不得不遭到删减。无独有偶,第一期《21克拉》播出后,因戏剧超时,演员沈凌的戏份遭全删,此举还引来了谢娜对制作方的不满。“过多的剪辑,打乱了原本戏剧导演或者编剧安排好的顺序。”剧评人杨小乱评价道。

  2 综艺化的镜头和特写削弱故事

  知名戏剧制作人阿笨认为,话剧进入电视荧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别与综艺节目的不同,“综艺节目有着更大的自由度,但话剧具有的完整故事情节和立体人物是可以打动人的,所以应该突出这点。”但《星剧社》中的镜头切换与演员特写显然对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和故事感受力产生影响,“对于《21克拉》这种嘻嘻哈哈的剧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对于需要认真欣赏的剧来说,这就是致命伤了。”杨小乱指出,灯光过多及观众镜头的乱入令《快乐大本营》或《百变大咖秀》的即视感乱入,“这些其实对戏剧观众来说,是很影响观影体验的。”

  3 成也真人秀,败也真人秀

  将话剧与电视真人秀结合是整个《星剧社》的理念和出发点,也是制作人张丹丹最看重的创新之一。但就电视观众小丁而言,“不知道到底是在看故事还是真人秀”成为他最大的困惑,“可能经常二者之间切换得比较突兀,所以看着看着就跳戏了。”戏剧业内人士亦在肯定其勇气之余,对“真人秀+戏剧”模式提出非议。“中间的幕后花絮让人彻底出戏,有些甚至是剧透或者是把舞台上做出来很好的效果给解密了。”剧评人杨小乱点评。“电视综艺栏目与戏剧本质上来说,呈现的原则并不一致,所以很难相互达到效果。”著名话剧导演邵泽辉如是说。

  三只眼观察

  话剧搬上荧幕必须要量身定制

  邵泽辉

  (第七代话剧导演,代表作《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国内的综艺节目开始有话剧内容和方向,我觉得这个还是挺值得鼓励和赞许。但综艺节目始终是以娱乐为目的的一个大众传播平台,舞台剧或者表演艺术其实还是艺术成分较多的一种类型的作品,两者结合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方式就是——不以娱乐的目的为出发点去做,这样去做戏剧的剧种介绍和传播可能会比较合适,内容和形式也会比较吻合。总之,一个娱乐的形式去做严肃的艺术,一般不会有一个特别好的结果。

  王建秋

  (知名戏剧制作人,中央戏曲学院教师)

  我略反对《星剧社》的形式。戏剧的嫁接在于参与者认为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观众进剧场,但是两种艺术形式的观众需求不同,电视观众是灌输型,戏剧观众是亲身参与型,这样的操作有可能会抹杀那些有可能有兴趣进剧场的观众,大家会认为这类就是舞台剧的所有形式。但是舞台本身是多种多样的,电视媒介很难全面覆盖。再者,电视现在还是以收视率为标准,所以现在他们选的戏都是有商业卖点的,你想田沁鑫导演为何不上《生死场》?电视的传播影响着舞台商业推广的执行,这种电视化舞台剧不客观,而且制作单位太过于娱乐化,缺少使命感。

  赵淼[微博]

  (新锐戏剧导演,代表作《壹光年》)

  电视上放戏剧也不是啥创新,关键是国外的技术和专业程度无可比拟。如果仅仅为创新,那么做节目的认真程度就会点到为止。而戏剧有戏剧传播方式的限制,要放在电视里播,这对中国电视人和戏剧人都是比较大的挑战,怎么化解两种媒介的冲突表现各自所长是一个课题。我的观点是,尽管做的是娱乐节目,但需要专业精神。我看过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拍摄的戏剧视频,跟电影大片一样。人家做的功课和筹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咱们会这样做么?所以也不能说人家这么做就是错的,只是我觉得现在真的做不到。没有十全十美的追求,不能一心一意地操作,就要谨慎了。

  阿笨

  (知名戏剧制作人,媒体人)

  话剧搬上荧幕必须要量身定制,从舞美到整体技术环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话剧的魅力。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拍摄,目前大多为话剧进行拍摄的团队都来自电视电影领域,他们有成熟的拍摄技术,但是不了解话剧,包括导演调度等,所以他们用镜头记录下的舞台语言很难充分展现话剧的内容,所以一个既懂话剧又懂拍摄技术的现场拍摄导演是必须且必要的。星剧社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也是对于戏剧的很好的推广。但是我觉得主创团队应该如果将舞台语言转化为电视语言的方面下再多下点工夫,尽最大的程度呈现戏剧舞台的张力,毕竟戏剧进荧幕并不是把戏剧拍下来放到电视里去播那么简单。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