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刘欢劝年轻人不要为了做音乐放弃一切》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4-03-07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刘欢劝年轻人不要为了做音乐放弃一切 

  1988年6月,刘欢与卢璐结婚;1992年,两人的女儿刘一丝出生 摄/周越

刘欢劝年轻人不要为了做音乐放弃一切 

  1997年的刘欢在家中拉小提琴 摄/卢璐

刘欢劝年轻人不要为了做音乐放弃一切 

  刘欢对《中国好歌曲》倾尽心血

刘欢劝年轻人不要为了做音乐放弃一切 

  刘欢自称“业余歌手” 摄/卢北峰

刘欢劝年轻人不要为了做音乐放弃一切 

  刘欢表示平常就喜欢宅在家里 摄/伍立

刘欢劝年轻人不要为了做音乐放弃一切 

  原标题:刘欢:学院派市场派之争是个笑话

  随着《中国好歌曲》(以下简称《好歌曲》)赛程的推进,刘欢繁忙的工作状态终于告一段落。曾经只是偶尔在晚之类大型舞台上面对观众的他,如今因为《好歌曲》频繁亮相。《好歌曲》就像他的一个孩子,他从在《中国好声音》当评委时怀上了这“娃”,随后从无到有,全程参与,把《好歌曲》从一个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让人欢笑让人流泪的原创节目。

  中国的原创音乐,仿佛突然绽放出久违的夺目光彩。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原创,原来一首好歌可以这样唱,原来好歌曲是这样制作出来的……这是一次关于原创音乐制作和包装知识的普及,也是一次原创音乐人的狂欢。

  忙碌中,刘欢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首次深入剖析自己眼中的原创乐坛现状。他谈自己因为热音乐而自学成才的经历,谈创作心得,谈制作《好歌曲》的感慨和遗憾。此外,他并不建议年轻人为了音乐理想放弃一切。

  享受音乐之美,不论是不是做音乐。刘欢说:“音乐无论是什么形态,无论是快乐还是愤怒,无论是自嘲还是揶揄,无论是喜还是悲,都应该是一个审美过程。”

  1

  节目评价

  “遗憾不少,毕竟这是个原创节目模式,从来没有先例”

  羊城晚报:《好歌曲》赛程过半,能说说至今让你最惊艳的学员和作品吗?

  刘欢:惊艳的作品多于预期。仅就我这个组而言,《鸟人》、《蒲公英在飞》、《画》和大家已经很熟悉的《卷珠帘》等在初选时都让我眼前一亮。乌拉多恩很有才气,作品的音乐部分构思巧妙,结构完整,歌词也意味深长;天才少女涂议嘉,小小年纪对音乐的理解就已经让很多人不可企及,品位不凡;赵雷的歌词相当漂亮,旋律相比其他大多数民谣更富于音乐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我为什么在“重现”时给它加入雅致的弦乐四重奏的原因;霍尊的作品旋律唯美,古风古韵,尤其是他的演唱空灵缥渺,特色鲜明,为作品增色不少。

  羊城晚报:看得出来你对《好歌曲》倾注了大量心血,远不止几期节目呈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在节目制作到现在,有没有惊喜、难过、激动、感慨的时刻?

  刘欢:当然有。初选第一天的第一场录像就让我非常惊喜和感慨,记得苏比、王矜霖、邱振哲先后出场,全是四个导师推杆,大家喜出望外!等到霍尊优美动听的旋律一出,我就有点hold不住了,我觉得做《好歌曲》支持原创这件事值得,我们没有白忙活!第二场是晚上录像,张岭的突然出现又让我激动了一下,我完全没有料到他这么资深的音乐人也会出现在《好歌曲》的舞台上,我由衷钦佩他的勇气。

  羊城晚报:将选拔好作者、好歌曲的过程,放到摄像机镜头前,这会让原创音乐更浮夸么?可能短时间内大家会更倾向于爆发力强的作品和人,而忽略慢热的作品,也许最后选出的作品和人,并不是最经得起推敲的?

  刘欢:在前期我们导师选歌的时候还好,因为我们看不到表演,是单凭听来选,要在两分半到三分钟里判断一首小样歌曲的价值和潜质,需要我们导师特别集中注意力,我们更多的是从音乐性出发。然后16选8的办法更是优中选优。到了“主打之争”时,现场气氛确实会有一定影响,但已无大碍,因为8首歌已经进了唱片,都推出来了,我们推歌的目的达到了。至于是有爆发力还是慢热,就由听众朋友去消化吧。

  羊城晚报:你不止一次提到想帮学员再推一下他们的作品,你觉得今后这些创作人会如何发展呢?与选秀歌手走上签约歌手道路一样么?

  刘欢:只要他们需要,我会尽我所能提供帮助。毫无疑问,这些优秀的唱作人以后的路主要还得靠他们自己,《好歌曲》只不过他们提供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而已。如果他们好好把握机会,对自己的定位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他们就有后劲,有前途;如果盲目自大,急功近利,势必昙花一现

  羊城晚报:《好歌曲》做到现在,有没有什么遗憾?

  刘欢:遗憾不少,特别是赛制。毕竟这是个原创节目模式,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我多次提到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这个意思。这次的遗憾争取下一季能解决吧,至少解决一部分。希望观众和媒体朋友多宽容一点,给我们多一点时间。

  2

  音乐“科普”

  “学院派、市场派的说法是个伪命题,就是个笑话”

  羊城晚报:你能介绍一下,之前音乐圈内好的原创作品是如何冒出头的?现在有些人在讨论国内音乐人分为“学院派”和“市场派”,这两者你觉得有啥区别?

  刘欢:以前的原创作品主动推介方式主要是唱片公司操作的,包括各种打榜和电视台MV播送、签售等,被动推介方式则依靠影视剧的播出。我的原创作品包括我演唱的其他音乐人的原创作品大多属于后者。至于你说的“学院派”和“市场派”,我也是最近两年才听说,完全不知所云。据说我被归类到所谓的“学院派”,专门对立于“市场派”。你这个问题很好,我正好借此机会把自己也“科普”一下,主要面对“85后”的小朋友和境外华人朋友。

  我大学学的是法国文学专业,19岁大二时才摸钢琴,所有乐器、乐理和乐史都是自学的。现在想想的确花费了很多功夫,但因为热爱,那时并不觉得苦。我喜欢音乐,最早是从古典音乐开始的。那时北京海淀剧院的音乐会我几乎一场不落,如痴如醉。因为大学读的是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我有机会接触到外国流行歌曲卡带,并由此迷上了流行音乐。大四那年,我分别参加了首都高等院校法语和英语歌曲两项比赛,并都成绩不俗。1986年我应邀参加央视《电影世界》主题晚会,用法语和英语演唱了几首外国电影主题歌,由此结识了当时内地最活跃的音乐人。1987年,我先后录制了电视连续剧《雪城》和《便衣警察》主题歌,1988年春节期间,两部剧同时在北京地区由央视和北京台单双日交替播出,结果就是:人一夜成名,歌传遍天下。与此同时我一直也在创作,早期的有《离不开你》,最近的有《凤凰于飞》。说白了,我只是个业余歌手和音乐人,运气不错。

  “学院派”、“市场派”的说法是个伪命题,就是个笑话。有耳闻其最早源于第一季《好声音》时期的网络黑帖,一时间以讹传讹,甚嚣尘上,说是嘲讽以我为代表的大陆流行音乐没有市场;更无厘头变态的说法指我是“体制内”的人,我周围朋友称此说法居心叵测、用心险恶,我倒宁可相信造谣和诋毁者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心虚。总之,我想说的是:一,我代表不了大陆流行音乐;二,快三十年了,我还在,这就是市场;三,大陆流行音乐藏龙卧虎,遍地英雄,只是时候未到;四,华语流行乐坛此起彼伏,任何人任何地域的优越感在音乐面前都是过眼烟云,只有音乐无敌!由衷希望大家真诚以待,共同进步。

  羊城晚报:作为教音乐的教授,你觉得良性循环的原创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刘欢:对不起,纠正你一个说法,我不是教音乐的,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的是《西方音乐史》。因为是非艺术类院校的一门选修课,所以基本以音乐史科普和音乐美育教育为宗旨。良性循环的原创模式,我理解应该是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的互动性提高,当然这要建立在有人为原创买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否则无从谈起。

  3

  寄语后辈

  “不妨先让自己稳定下来,有条件了再做音乐”

  羊城晚报:据说《中国好歌曲》节目得到了广电总局领导的肯定和好评,称《中国好歌曲》“挖掘了一批或久居幕后,或默默无闻的优秀音乐人,为他们创作的歌曲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华语音乐的多元化发展。”面对这样的高度评价你怎么看?你期待的效果达到了吗?

  刘欢:这对原创者们和节目制作方、播出方是个不小的鼓舞,如果还有相应的一些鼓励政策特别是行之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出台就更好了!我们的最低期待看来是实现了:推火一两首好歌曲,推出一两位唱作人。别看这个期待不高,当真实现了的话,对原创会起到刺激作用,星星之火可能燎原。

  羊城晚报:中国乐坛如今的原创氛围浓吗?你觉得原创节目的出炉,是不是水到渠成?

  刘欢:氛围谈不上,大多数情形下,我们的原创是靠着音乐人对音乐的热爱和痴迷。原创生存环境恶劣,很多音乐人被迫放弃理想,迎合市场,甚至迎合低级趣味,受众的音乐欣赏水平难以提高,由此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与其说原创节目是水到渠成,倒不如说是走投无路后的柳暗花明

  羊城晚报:如今音乐新人的推陈出新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你觉得《好歌曲》、《好声音》这样的节目会成为唱片业里的重要一环吗?

  刘欢:现在还不好说。再看个两三年吧。唱片业已经是昨日黄花,这些电视节目发展得好的话,我希望有智慧的商业界人士能够联起手来,从中摸索出一套新的流行音乐商业化运作模式。

  羊城晚报:很多年轻人为了音乐理想,甘愿放弃其他一切,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刘欢:很多年轻人为了音乐理想甘愿放弃一切,作为同行,我由衷敬佩他们,但作为长辈我可能会告诉我认识的小朋友,如果不是为了名利,不妨先让自己稳定下来,有条件了再做,因为学音乐不是为了苦其心志。如果做音乐把我弄得很痛苦,很分裂,我肯定早就退缩了。我始终认为音乐应该是提供美的,而做音乐的过程应该也是一种享受。音乐无论是什么形态,无论是快乐还是愤怒,无论是自嘲还是揶揄,无论是喜还是悲,都应该是一个审美过程。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4

  家庭生活

  “我对女儿,还真没有对学员那么和蔼耐心”

  羊城晚报:你是大家非常喜爱的歌手和歌曲作者,你更喜欢大家怎么称呼你?是歌手、作者还是教授?为什么?

  刘欢:音乐人,或者老师。没有为什么,本来就是。

  羊城晚报:在《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时,你是最受学员追捧的导师,但也有观众觉得你太严肃,你怎么看待这个批评?

  刘欢:严肃?还太严肃?呵呵,我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中国好声音》之前有可能,但担当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导师时期,我听到的反应,要不表扬我真情流露老来可爱,要不批评我手舞足蹈表演夸张。你说的“太严肃”是指整体印象还是某个段落或者某个瞬间的印象?奇怪,即便你说的“有观众”是以哈林和那英为评判标准的话,也顶多批评我不够娱乐吧。

  羊城晚报:你曾为爱人创作过一首比较个人化的作品《璐璐》,在指导学员创作时,你会分享自己个人的创作体验吗?

  刘欢:回答问题之前我得先作些说明:我个人的创作体验似乎跟别人很不一样。我了解到绝大多数音乐人的创作都是从自身的经历中寻求灵感,有感而发;而我几乎是从音乐本身开始。比如,灵光乍现的一句好听的旋律,一个有意思的动机,我会马上抓住并记在心里,如果很快忘了说明不够成熟,如果好长时间仍忘不了,我可能会记录下来,高兴的时候填上歌词。比如早期的《丁香雨》和《蒙古姑娘》,比如《璐璐》。我极少出唱片,我写音乐纯粹因为喜欢,从不想要用她来证明什么,或者表达什么。所以我不强迫自己,想写才写。我接受影视剧创作的邀约,就是为了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类型,我应邀的一个首要原则就是不重复自己。所以大家看到的是我在《北京人在纽约》、《东边日出西边雨》、《胡雪岩》和《甄嬛传》等作品里截然不同的尝试。这些影视剧的故事背景为我提供了不同而丰富的音乐想象空间,任我在其中自由行走,享受音乐创作带来的美妙和快感。这就是艺术的先验性。我很少与人分享我个人的创作体验,估计不是自讨没趣就是对牛弹琴。

  羊城晚报:你指导学员时,像一位博学宽容的长辈,学员们也都认可你的指点。在家里你面对女儿时也是这样吗?有没有烦恼的亲子故事?

  刘欢:我太太总说我太宠女儿,可能是因为我比较顺着她。但除此之外,我对女儿,还真没有对学员那么和蔼、那么耐心。我女儿有段时间心里极不平衡,说我和太太对学员比对她好。故事?我最烦讲故事,你就别为难我了。谢谢!

  羊城晚报:你夫人曾经透露过你很会下厨做菜,能说说你的业余爱好么?

  刘欢:哈哈,我平常喜欢宅在家里,听听唱片,看电影看纪录片,偶尔也陪太太追美剧,看网球比赛,还特别喜欢上网查看各种五花八门的音响、摄影、汽车、工具、乐器、电器等等。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杜平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