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影视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影视新闻《方言与电影或可相互"激活"》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6-01-22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近年来,方言电影渐成中国电影市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从《疯狂的石头》中的重庆话、《江城夏日》中的武汉话,到《唐山大地震》中的唐山话、《一九四二》中的河南话,再到近日热映的《山河故人》中的山西话、《老炮儿》中的老北京话,电影中的方言让观众领略到种种魅力。对于方言电影,业界尚无明确定义,但基本共识是“方言电影必须使用某一种方言作为电影的主要语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民间生活的生动表现形式,保存于方言之中的汉语多样性往往与乡土文化、乡愁情结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全球化的当下,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方言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使用者越来越少,个别方言甚至濒危。因此,方言与电影的碰撞,一方面能借助影像形式保存部分方言资料,体现方言电影的“活化石”意义;同时,电影的传播效应或许能改变部分人“说方言土”的态度。

  从电影的发展来看,电影镜头越来越关注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方言作为承载乡土文化、地域特色,且具有鲜活感、亲近感的表达方式和交际工具,若作为电影的叙事语言出现,无疑会为电影表现内容的生活化、艺术手法的多样化、故事述说的亲切化提供更为鲜活的元素,体现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趣味,烘托出更多文字与画面背后的历史环境,折射影片所反映的特定地域的深度文化。因此可以说,方言与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激活”。

  从长远看,方言可以成为方言电影的“卖点”,也可能会因特定的语言词汇而限制电影的受众群。笔者认为,一部方言电影是否叫座,方言只是一种手段、工具,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电影本身的质量,其文本内容、叙事结构,以及对社会环境的表现和对人物性格的“着墨”,才是更重要的。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邵希炜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