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影视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影视新闻《饶曙光谈中國电影实践发展与理论創新》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6-05-17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无论是票房、观影人次以及其他各种数据都是在不断创新高的兴奋、乃至亢奋中度过的。有数据显示,结合我国电影票房在2013-2015年分别为27.51%、36.15%和48.7%的环比增长率计算得出,这三年间我国电影票房的平均增速为37.45%。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市场将超越北美电影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约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系统地梳理了最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电影产业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无论如何,中国电影安身立命的根基是当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饶曙光谈中國电影实践发展与理论創新

    在一次讲座中,作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发展中最低调也是最显赫的亲历者、探索者和领跑者的江志强,却笃定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还并没有真正到来。展望“十三五”,江志强乐观预期,未来五到八年,中国电影将具备3000亿元乃至更大的市场规模。由于没有深入了解江志强先生做出如此预估的根本思路、具体路径以及所借用的统计学原理,因而也就很难对这个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但一向保守谨慎的江志强先生做出如此大胆预测,显然有着多方面的强大背景支撑。其中,国家层面政策扶持的意义与效力更是毋庸置疑的。

  一、经济转型期的国家政策扶持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则是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此时,电影产业作为最具活力、潜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类型,促进其有序、有效以及系统性的升级换代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为确保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必须着力于将当下“粗放型”的生长方式转变为“精耕细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2015年《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的出台则是对这种需求的正面回应。

  从1984年中国电影法初稿第一稿诞生,到2010年确定为《电影产业促进法》,再到2015年草案首次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请审议,我国电影的立法过程同时也见证着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极不平凡的一段。围绕《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中国电影家协会曾特意召开座谈会,就此草案的命名,也即“电影产业促进法”而非“电影法”或者“电影促进法”也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新时期以来,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并且出现了加速度发展态势,为转型中的我国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事实上,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目前依然处于成长阶段,从管理层面特别是宏观调控层面,需要政府从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和措施来进行推动、促进和规范。

  整体上看,电影产业化改革十多年以来,我国电影市场的硬件指标呈现出跨越式增长,观影人次和票房数更是水涨船高,连续多年保持30%的增幅,2015年接近了50%。遥想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总收入从2001年的8亿元增加到了9亿元;2003年的票房收入为9.5亿;2004年,中国电影国内院线票房收入达到了15亿,增长了50%以上,其中国产影片贡献出8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过了当年进口片的票房收入……不过,助推当时电影发展的无疑是极少数的像张艺谋、冯小刚等名导演的大制作。

  另一方面,自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伴随着中国电影在争取票房收益以及巩固国产片市场份额占比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美国好莱坞也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膨胀中获利颇多。事实上,好莱坞已经拥有相当稳定的北美市场,而海外的增长型市场才是其重点关注的对象。发展态势迅猛且仍有巨大提升空间的中国电影市场无疑是增长型市场中最具代表且最重要的一个,因而也是好莱坞计划中必须首先争夺、攻占的一座巨大“富矿”。尤其是近几年来,好莱坞电影中频繁出现的中国元素更是集中流露出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青睐与垂涎。但无论如何,“分账片”以来,中国电影产业毕竟是在各种各样的“内忧外患”中逐渐成熟起来。此时此刻,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2017年或许又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方面,根据业内人士预测,届时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电影市场;另一方面,国产电影市场将面临全面开放的巨大考验,好莱坞全线压境的挑战也必定是前所未有的。

    面对喜忧参半、矛盾叠加的内外境况,笔者十多年前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时,对“适度成本的主流商业类型电影”的倡导与讨论或许仍然有其当下参考意义和价值。在中国电影产业不断提升的同时,面临的问题、难题越来越复杂,挑战也会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有赖于政策层面的扶持以供给足够宽松、包容的发展空间。因而,中国电影产业亟需法制的引导和规范,通过对电影市场的高效管理并最大限度地保障从业者的合法利益,来保持中国电影产业的内生增长动力,激活其对外竞争力。所以,此次《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的正式出台无疑令所有电影人都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此外,要真正理解国家政策对中国电影的全方位呵护和支持,大家还必须认真地阅读国务院已经通过、准备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例如草案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视作电影传播的合法渠道;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出国家将“实施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确立“具有与所从事的电影放映业务相适应的人员、场所和设备,并符合企业法人登记的其他条件的,经所在地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设立电影院”等等。草案首次肯定了“互联网+”背景下的资本推动、跨界新生代,特别是小城镇等电影驱动力,并明显表示对这些电影新势力的扶持和保护。针对当前中国电影发展中一些持续争论的问题,本次出台的草案虽未给出直接解决策略,但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比如草案对拍摄门槛的降低和审查程序的精简,相信定能促成更为丰富、活跃、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创作和生产局面。

  事实上,2015年最新出台的这部《中国电影产业法(草案)》带给上述电影产业各方面的利好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同样也与中国社会多方面的语境转换发生着有效互动。

  1、“小城镇电影”与“小镇青年”

  2008年,笔者曾参观广州中山市刚成立不久的大地院线,该院线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主要把目光锁定在中小型城市。结合当时的电影观众群体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几个特大城市与极个别省会城市这一状况,笔者不免担忧该院线的发展前景。但令笔者以及业界所有专业人士吃惊的是,短短几年之间,大地院线就完成了由战略发展期到了战略收割期的过渡,广东大地“2012年票房收入全国排名第6,2013年以15.8亿元票房一跃为全国第4……在院线建设和票房增速两项指标上 ,广东大地已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一。”其先知先觉之布局的确令人叹服,然而这也不过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侧面反映。

  有人曾经指出,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镇化。张占斌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由于我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在我国真实的城镇化率未达到峰值以前,保持中高速增长是可以期待的。”张占斌对中国总体经济新常态的分析相一致,正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转型也为电影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刺激因素,但城镇化转型的加速与随之带来的不适应感,也同样体现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当中。有数据表明,随着一线城市影院建设的逐渐饱和,影院投资正逐渐朝向二、三线甚至是四线城市流动,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也在不断推进。农村放映从室外放映向室内放映转变,由流动放映向定点放映转变,由向农村居民服务向进城的农民工服务升级。农村电影放映的质量提升,也为三四线城市提供了更多的观影人群。正如该草案所指出的那样,如今中小城市、尤其是小镇青年成为了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小镇青年观影族群作为中国电影新的观影族群,为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且在一定时期内将维持这样一种不断递增的趋势。

  在电影作为我国主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小镇青年”对电影市场的贡献日益明显的双重共识下,《中国电影产业法(草案)》自然将目光偏向了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小镇”一隅。

  2、 “网生代电影”与“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二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每年互联网的普及率都在高速增长,现在中国已经达到 6.32 亿互联网用户,超过五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用户规模远远超出看电影观众的规模。目前,全年电影观众的总人次才刚刚超过六亿,而互联网六亿多用户每天平均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三小时。”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社会文化语境,加之当年美国视频网站公司“奈飞”凭借“大数据”投拍的《纸牌屋》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带给中国电影业的诸多借鉴意义,因此,2013年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大数据元年”。“当下普遍认同电影行业的大数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受众大数据(观众对演员的认知、观众的社交行为分析、观众的定位分析等)、内容大数据(测试预告片、片名和海报等宣传期待值等)、渠道大数据(新型传播路径的研究、商圈影院受众观影行为等)。”此外,“电影制作、营销公司、院线也越来越多地在评估项目、规避风险、优化剧本分析受众、精准营销、量化投资回报率等方面运用大数据。”因此,伴随着“大数据”而来的则是跨界资本、众筹等多种投融资模式的频繁初现、提前点映和网络售票与多屏观看等全新体验的层出不穷。

  2014年暑假,以《老男孩猛龙过江》、《小时代》系列和《心花路放》等为代表的,或依据网络受众分析、或利用网络营销手段、或借助网络投融资模式的高票房电影宣布了“网生代电影”的真正到来。以广为人知的“爱奇艺”公司由最初的电影产业链中放映端一跃跻身电影生产制作之列,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拍摄自制剧《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为例,电影产业链结构在未来必将呈现出“一种‘串联加并联’的混合模式,产业链最前端是各类型内容制作组织的并联,中端是各类型渠道组织的并联,而后端则是各类型终端组织的并联,最终,内容、渠道、终端这三组产业组织的并联则以串联的形式连接起来并被传递到观众。”

  基于上述一种趋势,草案的出台以及对“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产业的扶持与保护则显得如此必然和必要。

  3、“小成本电影”与“新生代”

  按照猫眼电影《2014-2015中国电影大数据深度解读》分析,2015年我国电影观众中19岁到30岁的人群占比超过了50%,80后和90后已成为当前电影市场的最主要构成者,贡献着绝大部分电影票房。而细分后的70后、80后与90后中,90后的崛起最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90后作为电影市场的最新“闯入者”,另一方面则是例如购票环节等“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新媒体特质与之具备着天然的亲和性,从而有可能影响乃至决定很长一段时期包括接下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电影的审美取向、类型建构以及题材内容等走向。因此,我们看到《小时代》系列、《后会无期》等一大批“新生代”电影应运而生,它们从最初的构思到最后的上映乃至衍生的后续效应都依托于网络,使电影这门“昂贵的艺术”变成了“低廉的消费物”。它们却无一例外地都顺应着90后的“网生代”思维模式,呈现出文本的碎片拼接和电影性的弱化等特征,以及各种“粉”们所推崇的娱乐性和亲大大众性,间或夹杂着些许的媚俗性。

  可是不管怎么说,数据向我们有力地证明,“新生代”作为一群不可小觑的新型受众主体,为转型期的中国电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此次电影法草案的出台也将这些“新势力”视为自己的关注对象便显得不再难以理解。

  可以说,2015年《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的出台的确是依托于逐步走向成熟的电影产业环境,然而它也反过来更加刺激和助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根据“悦幕中国电影观察”所显示的数据来看,过去一年里,我国几乎每个小时内就会增加一块新的银幕,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较之2014年同期共增加了8000多块电影银幕,在一、二线城市院线建设已经较为饱和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银幕数的增长以及由此带动的当地票房的激增,成为了推动中国电影票房再创新高的关键因素,也正因此,中国内地院线有望在三到五年内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其实,认真回顾近几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无论是针对电影本身还是聚焦社会文艺抑或是涵盖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其中都不乏对电影全方位的涉及与关照,例如,“2014 年,伴随着《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出台,银行业向电影领域放大了开放的幅度,与电影产业开展了大范围的合作,为电影产业提供了版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科技方面,2014 年国家投入 3 亿元支持 6 家国有重点制片基地发展,包括新兴技术的升级改造,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以 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也纷纷进军电影界,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等各个环节”;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专资新政”中,已经将“文化特色、艺术创新影片的发行和放映”纳入重点扶持范围;随着“一带一路”理念的不断深化与开展,“新华社于今年(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将‘文化交往’作为 ‘民心相通’的重点开展对象,并进而使之成为加速‘一带一路’实施的重要途径和宗旨。文件指出,要在‘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此外2015年12月19日,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CFDG中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青葱计划”也正式启动,这一由政府发起、有政策扶持的计划旨在为“新生代”青年导演的成长保驾护航。在“青葱计划”的启动仪式上,张宏森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110年漫长的征程,青年人始终是电影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继承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作为‘青葱计划’的倡导者、支持者和强力推动者,已经拨付了1000万元用于这项计划启动,未来还将陆续启动各项政策并投入更多资金作为支持。”在这里,张宏森的讲话既是对不久前《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的一种呼应,也是像江志强那样基于国家政策层面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所饱含的十足信心的一种体现。

  二、经济转型、电影加速度发展及其它

  然而,经济转型的加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不适应感,电影作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一项文化产业自然在受到多种政策以及市场庇护的同时难免为之做出削足适履之举。因此,中国电影在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进行多方面磨合与适应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了这一阶段所难以避免的问题与矛盾。

  1.“小城镇电影”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在官方政策的扶持和转型期中国电影市场自身需求的带动下,县级城市的电影院建设可谓蔚为壮观,这无疑让更多地域的更多人群分享到了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从总体上看中国电影的“小城镇”策略,其成效是显著的,意义也是积极的,这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文化层面,经济层面更是如此。“小镇青年”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客观上构成了电影受众的新形态,使之逐渐被纳入电影的视野范围,然而其队伍壮大之迅速显然与大批县级城市电影院的拔地而起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在“小镇青年”与“小城镇电影”之间显然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但是,“小城镇电影”尤其是“小城镇电影院”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便是专业经营人才的匮乏:县级城市电影院线的发展与中国城镇化的全面实现实际上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断裂”,仔细说来,中国城镇化的全面实现是一个并非朝夕的长线工程,而目前中国县级城市影院建设的速度显然远远大于中国全面城镇化的真正到来,此外,中国城镇化的转型也必然遵循着区域开展的渐进步骤,而当下,建设、改造、升级中的小城镇电影院几乎遍布整个中国县级城市,但这些影院所必需的专业、专职人才其实是“无中生有”;其二,从长远来看,县级城市小镇青年们的观影热情在经历一段“报复性”的反弹期之后,必然会趋于冷静、平稳,甚至可能由于其长期以来的艺术积淀不足和消费观念滞后而呈现出对电影的一些淡漠反应。总而言之,小镇青年们对电影热情的信度、效度以及可持久性都有待时间的检验。一些拥有专业、专职经营人才的电影院相对而而言较为善于培育和调动小镇青年们的观影热情,或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但仍有大量的小城镇电影院存在着人员机制和观念意识等诸多方面的短缺不足,且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样也并非朝夕。

  2.“互联网+电影”的若干矛盾

  从2013年“大数据”元年、2014年“网生代电影”元年到刚刚过去的2015年;从“现象电影”高票房和低口碑的巨大反差到“网生代电影”的“电影性”弱化和“互联网性”彰显,再到去年的“IP”之争,伴随着互联网与电影的联姻,二者间的矛盾也无处不在。

  以不久前的“IP”之争为例,短短一年间,IP开发在中国已经被演绎为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形记”,被建构成为资本狂欢的“新舞台”。由于优质的先在“IP”或已拥有大量的累积受众,因而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影视投资的巨大风险,所以自然会赢得众多影视人的青睐。但貌似难以避免的是,急功近利的商业动机和受制于资本逻辑的创作思维无疑压抑了原创的激情也压缩了原创的空间,从而在根本上将逐渐泯灭原创的想象力和智慧。2016年是十二生肖年份中的“猴年”,据目前统计,将有23部关于悟空西游题材的电影(包括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上映,尽管“西游”无疑是中国电影的超级“IP”,但是否也该考虑一下如此频繁出现和高密度存在的“猴哥”会不会终让人产生厌倦?

  在此,我们不能全盘否定“IP”的积极意义,毕竟它为作为产业、也作为大众文化消费一种的电影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然而对“IP”的误读与滥用究竟又能使电影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当然也是每一个电影人应当深度思索的问题。

  3.“新生代电影”带来的新困境

  从十年前的“首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第一次提出“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到去年的“青葱计划”正式宣布将“为青年导演保驾护航”,十年间,随着电影受众群体的年轻化,电影导演和电影制作者也呈现出年轻化和跨界转行的潮流趋势,他们通常与作为主流的年轻受众有着相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趣味,并擅于充分利用在其他领域业已积攒的人气和互联网新媒介技术手段,因而,更加容易捕获年轻观众的心并从他们手中赢得票房,进而一跃成为了今日之中国电影产业的“新生代”。

  然而,这些“新生代”在给电影业界带来了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令电影制作人和电影批评者焦虑的负面影响,包括对这些“新生代”电影导演专业技能层面的质疑和对“新生代电影”伦理价值方面的批判。此外,新的结构性变化也使得本就纷繁的中国电影机制问题显得更加复杂,例如一些高票房的电影,像《小时代》,究竟是胜在电影本身还是根本无关乎电影问题?再如,一些跨界资本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制造票房假象,几乎让所有热爱中国电影的人们在困惑的同时难免陷入了沉痛的沮丧,让外界对电影的商业伦理产生质疑和误区。

  其实,正如对“IP”的运用本身并没有错一样,“跨界”、“新生代”的到来也本应该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契机,而关键在于运用他们时应当遵循“适度”与“合理”的原则。所有这些电影实践的新发展、新现象、新情况以及新问题,都需要理论批评创新去总结和阐释,同时也倒逼电影理论批评自身的创新乃至全面创新。

  三、中国电影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

  如果说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尽量拓展市场规模和尽快提升发展速度的话,那么当下中国电影则应本着“开拓创新”的原则着力于优化市场结构、保障发展质量等内质性工作,从而在放缓发展步伐的过程中有效调节当前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等不健康表现,进而以高品质的中国电影本身在根本上保证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迄今为止,舆论热衷和聚焦的话题依然是中国电影产业当中一些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无论是院线规模、银幕数量,还是票房收入、观影人次等等,都以不断再创新高为骄傲。但是,在那么多耀眼的数字背后,我们却发现成就这样一种“辉煌”的电影类型竟如此乏善可陈,且不说这样的发展态势是否有助于最终实现我们电影的“走出去战略”,存在这样的结构性矛盾,甚至会令加速度发展的中国电影陷入某种危机和风险。当然,这需要继续推进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的建设,例如上海、南京等城市已经建立起来的艺术电影放映;从而在市场层面有效地保障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电影的生存空间。然而,除去产业方面力争“做大做强”的信念,“创新意识”还体现在与电影实践相关的一系列观念与活动当中。

  1、 类型融合与类型拓展

  钟惦棐先生早就指出:电影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问题。2015年中国电影最令人欣慰的一点其实莫过于,那些获得了良好票房成绩的电影同时也赢得了观众不错的口碑,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了2015年的“暑期档”电影当中,而类型的多元化,无疑是2015年“暑期档”如此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方面是指去年暑期档的排片上呈现出了不同题材类型和风格样式的电影,以满足多元化的受众群体,例如除了有近年来流行的青春片《小时代 4》、《少年班》和《栀子花开》外,还有体育故事片《破风》、励志催泪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奇幻电影《捉妖记》、爱情片《命中注定》、喜剧片《煎饼侠》《横冲直撞好莱坞》、动画电影《大圣归来》、战争片《太平轮》、古装大片《王的女人》、警匪片《烈日灼心》和艺术佳作《刺客聂隐娘》。

  而另一方面,就单片而言,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类型融合的特征。像青春励志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在笑料十足的演员表演下深埋着悲情催泪的故事线索,其间也不乏爱情片所常见的一见钟情、日久生情、遭遇背叛、重获新生等桥段。此外,以奇幻剧定位、取材于中国古典神鬼小说聊斋故事的《捉妖记》同样融合了喜剧片、爱情片类型和音乐剧风格,从而打造出“万物有灵且美”这一亘古不变、跨越时空的温情主题。还有喜剧片《煎饼侠》,影片融合了东北曲艺、港式无厘头、好莱坞式喜剧等诸多元素,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小人物的励志人生所带来的温暖和光明,从而再一次实现了电影娱乐人心和温暖人心的造梦作用。

  其实,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族风貌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门类,并且在本土及其周边凝聚了巨大的华语文化圈、儒家文化圈、泛亚文化圈,而这些资源恰恰为中国电影多种样态、多种类型的融合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扩展了电影强国所必需的市场空间广度和深度。例如,“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尤其是母语电影已经成为呈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其所表达的文化诉求以及在表现少数民族精神气质、民族文化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在市场化、国际化的历史大背景下有可能在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战略中充当领头羊,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中国的传统戏曲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血脉,相信其与电影形式的融合也一定会有利于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美学品格。

  2、 “IP”是“末”不是“本”

  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艺术形态储备一方面为中国电影类型的融合与拓展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这些文化资源和艺术形态本身自然也包孕着更多出色的先在“IP”,尤其是在“IP”运用日渐显示出它在电影编剧环节得天独厚的优越时,对各种文化知识产权的有意义提炼和加工就显得十分必要。

  电影一旦成为产业,就需要批量化的产品的不间断支撑,而我们此时还缺乏对其中很多关键性环节的应对机制。最重要的,我们的认识、观念及其方法都没有跟上电影实践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变化。众所周知,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初年代,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相向而行、相得益彰,度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蜜月期”,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各自的辉煌。但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渐行渐远,相互疏离。一方面,中国文学的创新能力似乎没有满足时代和读者的需求,对中国电影的支撑能力也就相应减弱;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过于纠结、纠缠所谓“电影本体”和电影主动性,从而疏远了文学,加上中国电影在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从各个层面包括立法、政策、运行机制等都相对忽视了编剧环节,忽视了文学基础,以至于到今天,集体性地将包括翻拍在内的“IP”当成了整个行业的“救命稻草”。

  其实,“IP”本身并没有原罪。但是,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三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走过的路,我们便愿意以更真诚的态度和更大的热情培育、涵养电影的文学基础,重视电影编剧及其编剧环节,以创新、创意的作品来满足电影产业对于批量影片的需求。翻拍、IP开发固然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缓解一时之需,但毕竟只是“末”而不是“本”。本末倒置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大家其实也都是心知肚明。在此,我们必须更加深入、更加理性、更加富有智慧地去思考如何带着战略性布局的思维去涵养、夯实、强化电影的文学基础、编剧基础及其编剧环节。同时,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呼吁的层面,而是要努力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一段可以作为注释:因此,中国电影家协会准备联合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筹备成立“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希望能够在培育,涵养,夯实电影的文学基础,编剧基础及其编剧环节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健康有序的IP开发,但不能过度乃至完全依赖“IP”。无论如何,“IP”不是万能的,它可以救急,但不能救世。

  3、 让媒介技术服务于电影的叙事“跨界转型”的另一种可能

  有人早就说过:高科技、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除了体现在国防领域之外,受惠最大的也许莫过于现代电影的发生与发展了。而事实上,电影之所以能在发明120年后仍然作为“朝阳产业”欣欣向荣,也正在于电影最大限度地不断汲取高科技、新技术的全部成果和营养。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而言,不创新发展就很难实现“弯道超车”,也很难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而对于任何一个电影人来说,不竭尽全力地更新思维方式、技术知识,被淘汰的历史命运也是不可避免的。

  同样以2015年“暑期档电影”为例,数字技术的运用无疑是今年暑期档两大高票房电影《大圣归来》和《捉妖记》最突出的亮点。正是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技术才支撑着今年的暑期档电影不仅满足了国内观众的消费心理,更是具备了中国式大片的气派和特质。《大圣归来》凭借过硬的质量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而其取得的骄人战绩,主要应归功于导演田晓鹏潜心多年的概念美术图设计和动漫电影的核心制作技术——CG动画制作技术。《捉妖记》的成功也同样印证了技术对影片成败的决定性作用。导演许诚毅亲自对其中 CG 角色进行手稿设计,在此基础之上,Base FX专业制作团队又对其细节进行反复校正和修改,最终确立了众多 CG 角色的形象。此外,电影本身更是实现了大量 CG 角色与真人同台演出这一高难度的技术突破。

  但是,正像《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所说,技术绝对不是电影制胜的唯一法宝,好故事才是根本。作为电影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特技创造出来的无论是数字角色还是特殊效果,都应该为戏服务,不能超过戏本身的表现,而且要为戏加分。其实,近几年来,我们已经对此做出了颇具示范意义的尝试,“除了像是在《一九四二》片中为了还原特定年代的建筑而利用特技来力求达到‘真实再现’的目的外,中国的数字技术还被运用到不同类型的电影中,并反过来助推了中国电影的类型衍生和类型拓展,例如电影《风声》就是一个将数字特技运用到谍战片的范例,而《画皮2》更是数字特效在魔幻电影中大放异彩的成功标杆,此举有效规避了数字角色电影的高难度和高投资的风险,同时也将中国经典魔幻题材故事的精髓发扬光大,娱乐人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以人类共通的‘人性、人情、人伦’饱含诚意地打动了观众。”[x]而影片《大圣归来》和《捉妖记》除去顶尖的技术支撑外,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闪烁其中的令人倍感温馨的人性关怀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扶持、资本加入,更需要内生性动力的推波助澜,而对技术的充分、合理利用无疑有助于实现电影中最根本的叙事功能,从而使技术不仅造就了电影,更能成就电影。

  4、 “跨界转型”的另一种可能

  电影界人士都知道,拍摄过《脸对脸,背靠背》的导演黄建新虽然最近几年没有亲自导演过多少作品,但却以监制身份推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以说,黄建新导演建构了当下中国电影监制的新形象、新品牌——而优秀的监制正是当下中国电影最缺乏的。在笔者看来,黄建新导演作为监制比他自己作为电影再拍摄几部作品对中国电影所作的贡献更重要。其实笔者一直不遗余力地提倡过去年代已经成功的导演包括一些大导演,与其多少有点违背自己内心去勉为其难地迎合娱乐化的年轻观众和非理性消费的电影市场,还不如尝试做一次更有意义的“跨界转行”,一方面,他们可以维护自身在电影业界的光辉形象,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年轻导演——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理论层面。

  黄建新导演曾经呼吁非专业资本最好退出电影;他特别强调自己作为监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竭尽全力地避免外界资本狂乱地干预创作。但事实上,非专业资本不仅不会退出电影,甚至还已经利令智昏到了无耻、疯狂的地步。而黄建新导演的“跨界转行”之举,或许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疯狂资本、抵御疯狂资本人的积极意义。

  结语无论如何,中国电影安身立命的根基是当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安身立命的根基是当下中国电影丰富的实践。当下中国电影与其他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提供了当今世界上最丰富、最复杂也最伟大的电影实践;面对当下最丰富、最复杂也最伟大、最具活力的电影现象,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更开放、更包容、更具建设性的的态度去面对并理论思考、理论思辨,更新我们的电影观念,开拓我们的电影视野。最重要的是要我们要从当前中国电影的丰富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话语体系,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形成建立在当下中国电影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话语体系、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可以说,时代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历史契机,理应产生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产生电影理论批评的大师级人物。

查看作者更多观点>>>>>>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成琪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