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看儿童剧《紅缨》感怀:红色经典故事的创新表达》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7-04-10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作者:朱小凤

  今年早春,文化部主办的“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系列作品轮番登场。其中,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推出的大型儿童剧《红缨》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剧场效果感人至深,让人有些始料未及。

看儿童剧《紅缨》感怀:红色经典故事的创新表达

  《红缨》取材于红色经典故事。1942年元旦,《晋察冀日报》刊登了由词作家方冰、作曲家李劫夫根据放牛郎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创作而成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曲谱。从那时开始,这首歌被一代代中国人传唱了数十年。歌曲中故事的发生地在抗日根据地河北省的一个小山村里。少年王二小父母被日寇杀害,他一心想参军上战场杀鬼子,在日寇对根据地和《晋察冀日报》展开扫荡时,手持红缨枪的二小为保护报社和群众,将日寇引入八路军埋伏圈。最后日寇被歼灭,王二小壮烈牺牲。熟知这个红色经典故事的人群大多已步入成年,甚至老去。为了让今天的少年儿童了解祖国那段悲痛屈辱和不屈抗争的历史,接受认同王二小这个人物,把“一切为了孩子”作为办院宗旨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推出儿童剧《红缨》,既彰显了艺术勇气,又展示了艺术责任和艺术担当。当年的少年用弱小的身躯和父辈们共同承担起赶走侵略者、不当亡国奴的责任,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尊严,换来今日的和平与幸福。那么,作为今日的同龄人,该为伟大的祖国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这应该成为观看此剧后众多小观众沉思的问题。

  难能可贵的是,该剧创作者没有满足于题材本身,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表达上。内容为王,叙事为先,怎样讲好红色经典故事,是观众看与不看的先决条件。《红缨》努力追求“别样舞台别样魅力”,把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故事用全新的艺术视角呈现出来,使青少年观众和成人观众在体悟红色经典的同时也体味到艺术新鲜感。而这正是主创者具有深厚艺术智慧的体现。

  该剧结构单纯,删繁就简,把更多的剧情空间与时间用来开掘和呈现主人公王二小丰富的情感,同时注重刻画王二小的性格成长以及在命运起伏时的选择。如王二小在送报员的启蒙下意识到报纸对抗战的重要性,改变了倔强的个性,小心翼翼地叠起剩余的半张印有中国地图的报纸,时刻放在衣兜里用来学习,终于在识字后获得了儿童团安排的第一次放哨任务。不仅如此,该剧的形象具有象征性,易于被少年儿童接受。比如,该剧以拟人化的方式设计了一只忠诚机智的“大丑牛”形象与核心人物进行互动。这其实是成人形象的象征,代表着父辈们对二小的扶助和保护,也体现了父辈们对青少年观众的呵护和引领。剧中还设置了帮王二小送报、参加儿童团训练、监督王二小认真站岗、驱赶汉奸保护王二小等多处有趣味的情节,既有想象力,更有深意。

  创作者借鉴电影的视听表现手段,让舞台呈现出更逼真丰富的艺术效果。王二小第一次听送报员读报纸时,舞台上幻化出不同的分割画面:连续铺开由“村民”“日本军官”“八路军干部”不同的调度区构成的读报场景,多个时空的场景在舞台不同调度区巧妙地组合起来,让舞台画面顿生层次感和丰富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联想空间。每一个画面都激发着观众浓烈的爱国之情,既诠释故事的特定年代背景,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递进。《红缨》用科技视听手段创造奇观效应,让观众耳目一新。创作者不仅在局部段落利用“光影技术”呈现王二小在危情险境中的小英雄形象,还在首尾处用光影放大王二小挥舞红缨枪的身姿,让整个舞台在视觉空间的广大区域都是王二小的身影,也将不死的、永生的小英雄精神投射在观众心里。一头一尾相同的艺术呈现形式,造成环式结构效果,真是匠心独运。

  《红缨》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写实层面,而是向写意乃至写境的层面深入。创作者对王二小壮烈牺牲的艺术处理十分巧妙,在剧情发展到高潮时,将王二小牺牲的细节动作结合主题情感升华同步展现,让观众在抒情的情境下感受着王二小勇于牺牲精神的伟大崇高,这样既交代了故事情节的高潮,也将最浓烈的情感张扬和抒发出来。

  此剧创作虽立足于适合儿童观赏的角度,但体现出的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体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适合不同年龄段观众去感受。全剧的表现形式都紧扣“以小英雄抒发大情怀大主题”的创作精神,在带有童趣的夸张演绎中呈现出主人公令人可信的成长历程和令人可敬的崇高品格。

  舞台剧不仅要有故事,还要有心事,不仅表现脚步声,还要表现出人物的心跳声。《红缨》对人物内心情感刻画细腻,颇具层次感。王二小趁着给八路军干部送鞋的功夫,抓住与陈连长单独沟通的机会,执着恳求其准许自己参军;眼看日寇快到山口,危机时刻王二小不畏牺牲,将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成功掩护着几千父老乡亲,等等。这些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历程,循序渐进,错落有致,既有动作的紧张感,又有内心的说服力。

  《红缨》的演出获得成功,这说明红色经典故事具有穿越时空的长久艺术力量。经典总是指向未来的,注重将红色经典故事搬上舞台和荧屏,是对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的传承,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不应满足于停留在重现红色经典题材本身,还要做好接地气、接人气的工作,进行创新表达,让中国红色经典故事代代相传。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0日 12版)

看儿童剧《紅缨》感怀:红色经典故事的创新表达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