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牵手网络 梨园戏焕发市场活力》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7-09-22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原标题:牵手网络,梨园戏焕发市场活力

  作为最古老的南戏剧种之一,福建传统戏曲梨园戏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由于一直保留着宋元南戏特色,梨园戏也有着“南戏活化石”之誉。

  为进一步探索当代文化语境下如何让梨园戏返本开新,9月20日,由深圳市聚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嬉习喜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梨园戏现象”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活动旨在以梨园戏为契机,共议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梨园戏源于宋元时期,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它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中诸多文学元素及演出形态,同时又吸收了闽南民俗文化,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剧种特色。

  据著名梨园戏表演艺术家、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介绍,就整体表演风格而言,梨园戏可谓既优雅细腻,同时也“中规中矩”——它有一套极其独特、严谨的基本程式,称为“十八步科母”,对表演者的手、眼、身、步等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如“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颏”。除此之外,梨园戏还依据部分人物和戏剧情节的需要,开创了“十八雨伞科”。研讨会上,曾静萍以梨园戏经典剧目《高文举》中的选段《玉真行》为例,为在场专家学者形象地讲解了“十八雨伞科”。“为了表现古代女子行路之难,必须‘一句曲,一步科’,从而让演员的每一步都散发着古代仕女的韵味。”在曾静萍看来,梨园戏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虽然讲的是古代故事,却能使观众联想到当下的生活,从而在情感上引发人们的共鸣,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使人们既“悦心”又“悦志”。

  或许正因为这种“悦心悦志”的共鸣,近年来,迷上梨园戏的观众愈发呈现年轻化趋势,他们中既有专业且资深的京剧、昆曲等传统戏迷,也不乏金融、时尚、传媒等各个领域的白领人士,甚至不乏许多年轻学生。很多人或许连闽南话都听不太懂,却愿意在小长假结伴“打飞的”前往泉州看梨园戏。

  与此同时,梨园戏还以其古朴细腻的特点深深吸引了海外观众,并多次受邀到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巡演。据曾静萍透露,法国太阳剧社艺术总监在看过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后赞誉有加,认为:“这才是高级的艺术表演语言和演剧形式。”

  本次研讨会的宗旨之一,也是探讨如何让梨园戏更好地返本开新。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返本开新不是一味复古,而是让创新回归戏曲本体,回归戏曲美学

  “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梨园戏的发展也要遵循这样的路径,要先深入传统,了解传统,掌握传统,然后再‘化用’传统,用传统去观照当下的时代特点和观众的审美需求。”戏曲民俗专家于建刚说。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副所长王鹏认为,戏曲既要传承,也不能忘记市场在传承中的作用。“让观众欣赏高水平的戏曲表演,既是传承的核心内涵,同时也是市场的需求。”他说。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朝霞认为,梨园戏这一古老艺术在传承发展中除了要通过市场的方式去推广和拓展,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更好地传播。她从艺术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建议梨园戏应走进基础艺术教育。

  在曾静萍看来,“返本”就是努力回到梨园戏的源头,重新理解这个剧种最初的艺术自觉和趣味。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新编戏《御碑亭》就充分体现出返本开新的内在理念。该戏在保留古老梨园戏传统唱腔、演出规制的同时,邀请法国导演乔治·沃拉达担任灯光设计,大胆尝试现代手法,主要依靠灯光来衬托剧中的场景切换与情绪渲染,从而使舞台空灵简约,让观众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于演员们优雅细腻的表演。

  为了更好地推广梨园戏,当天,聚橙网还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就梨园戏的市场推广相关事宜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以梨园戏《御碑亭》《朱买臣》为切入点,深入合作,共同推广发展梨园戏艺术。张朝霞认为,以“当代剧场”的概念为观众带来更多的传统戏曲剧目,是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希望此次合作能实现传统文化在市场和教育方面的双重传承。”她说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