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跨界导演成市场“绩优股”:不以出身衡量专业性》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4-08-07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原文标题:跨界做导演, 是颠覆还是搅局

  近年来一批非职业导演接连掀起票房热浪,跻身为电影圈的新势力代表。徐铮的《泰囧》、薛晓璐的《北京遇见西雅图》、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到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邓超的《分手大师》、韩寒的《后会无期》,他们非职业导演出身,作品却带来高票房,张艺谋陈凯歌等众多大牌导演被甩在了后面,令人唏嘘,玩票的竟超过了专业。对于这一类新生代导演,他们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外界如何评价,以及对国产电影格局与未来发展的影响几何,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给出解读。

跨界导演成市场“绩优股”:不以出身衡量专业性

  郭敬明 

  A 新导演成市场“绩优股” 

  如果以票房作为标准的话,跨行导演们几乎都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并轻松跻身亿元导演的行列。《泰囧》超12亿票房,《致青春》超7亿,《小时代》系列的三部电影带来逾13亿的票房收入,在中国电影业中创下了一个纪录,《分手大师》破6.5亿,《后会无期》目前已超5亿。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排队给郭敬明投资的人可以绕外滩三圈了。此说法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给郭敬明投资的人基本不会赔本。一些投资人将跨行导演称之为“绩优股”,稳赚不赔。

  有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如今的电影市场资本的运作方式已发生变化。“以前做电影的方法是拿剧本,然后找来导演、演员、摄影等一帮人,开机拍摄。现在已经变了,先选定导演,演员以及主创,然后再去找钱,量体裁衣,有多少钱就做什么规格的电影。”投资人贾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新导演本身就有关注度,懂得圈内的规则,有各种资源,是“绩优股”,以后电影“高级定制”也会成为一种趋势。

跨界导演成市场“绩优股”:不以出身衡量专业性

  邓超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17.69亿元,同比增27.51%。今年上半年,国内票房超134亿,票房过亿的影片达31部。“市场的利好消息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方涉足电影圈,他们不了解电影业,因此给名人包括明星、名编剧、名作家等等投资是最保险的方法。”影评人向阳花解释说。

  另外,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转入电影行业对产业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阿里巴巴推出“娱乐宝”,喊出“每个人都是投资人”的口号;BAT三巨头(百度、阿里、腾讯)纷纷成立影业公司投资电影,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也变身电影投资方。

  乐视影业CEO张昭表示,2014年开年,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进驻电影行业,涉及资金规模超200亿元人民币,接踵而至的战略合作、并购、融资纷至沓来,“电影产业的互联网思维,必须强调观众和市场的重要性。”

跨界导演成市场“绩优股”:不以出身衡量专业性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徐峥 

  B 借力新媒体施展营销拳脚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多屏时代,新电影人与传统电影人不同在哪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王旭东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在经历了第五代、第六代之后,已经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他将此定义为“网生代”,“他们的作品已经摆脱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更注重跟观众的互动。接地气,迎合年轻人的趣味和关心的话题是不少电影成功的法宝。”

  制片人叶静认为,“新电影人”善于利用新媒体展开花样百出的营销策略,“在‘营销至上’的当下,明星操控娱乐的功能被放大了。无论是《泰囧》、《致青春》还是《后会无期》、《小时代》,新导演们更像是营销高手。在整个作品形成的链条,营销冲锋陷阵,观众更多的是在消费潮流,而非作品。对于传统电影人来说,一般在作品上用尽心思,不会过多参与市场的发行。”

跨界导演成市场“绩优股”:不以出身衡量专业性

  赵薇 

  以韩寒的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的营销为例,其新媒体营销功不可没。电影从宣传、前期确定演员、拍摄探班到后期海报曝光、主题曲公布等各个环节都通过新媒体向更多的目标观众传递信息。尤其韩寒坐拥2000多万粉丝,利用自己的微博宣传影片效果卓著。

  同样《致青春》的网络营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官方微博的记录推荐,加V账号的好评与转发、赵薇黄晓明情、“青春体”等惯用形式为该片造势。观众高先生表示说,“如果没去看郭敬明和韩寒的电影,跟周围的人都没有话题可聊。电影拍得怎么样是其次,但看一部电影可以获得话题参与感才是最重要的。”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跨界导演成市场“绩优股”:不以出身衡量专业性

  薛晓璐 

  C 口碑赞弹不一 

  有人哀叹电影业“乱拳打死老师傅,看不懂”,也有人感叹“新导演改变传统电影思维”。跨行做导演的“新生力量”在票房上完胜,但口碑上却褒贬不一。《致青春》被认为不如原著小说,《分手大师》则被陆天明炮轰是“最恶俗电影”,《小时代》系列和《后会无期》一个被批价值导向不对,一个被说内容空洞。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则对新导演的抨击言辞非常犀利,“电影的众拍时代提前到来了。电影一旦失去庄严感,观众也随之把它视为游戏,唯有与炒作、话题相伴才能赢得大量观众。于是功夫在诗外,成了票房成功的不二法门。”

  原搜狐公司副总裁、原凤凰卫视执行台长刘春就在微博上调侃说:“最近大火的电影都跟专业导演没关系,再这样下去,导演们是否要改行做演员歌手作家车手啊?中戏北电导演系是不是要停止招生啊?”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不能单纯用专业与非专业来判断。影评人周黎明更搬出了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是不是学这个专业’跟‘有没有专业知识’是两个概念。斯皮尔伯格也没上过电影学院,但他的基本功超过了多数科班。”

跨界导演成市场“绩优股”:不以出身衡量专业性

  韩寒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影评人王阳认为,从市场的层面看,有粉丝的明星或者作家更容易拍电影,拍出来的是“粉丝电影”,对投资方而言,投资回报有保证,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今后的创作潮流,可能这种类型的电影越来越多。

  不管怎样,跨界做导演,不论这股热潮能够持续多久,国产电影营销和操作模式的变革已经开始,以大导演大制作为主导的国产电影市场格局或面临洗牌。

  记者手记 

  “作者电影”应更纯粹 

  韩寒与郭敬明在小说界斗法的战争蔓延到电影这一战场,由此引发的话题除了各种相互戏谑与比较之外,还有关于“作者电影”的讨论。

  “作者电影”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界的一种创作主张,在1940年代末叶,由法国影评人巴赞(Andre Bazin)等人提出,在50年代由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ema)的影评人发扬光大。

  提到“作者电影”,很容易让人与法国“新浪潮”自动关联。1958年“新浪潮”的几个代表人物还都是年轻的小伙子:特吕弗和路易·马勒是26岁,戈达尔和夏布洛尔是28岁。与之对比的是,中国两位“新生代”80后导演韩寒和郭敬明在年龄上与“新浪潮”干将年龄相仿。郭敬明30岁拍了第一部电影,而韩寒在32岁完成了电影处女作。

  从在电影团队里的角色来看,韩寒、郭敬明在各自的电影里都担任着导演与编剧的“双重重担”。在我看来,《后会无期》属于“作者电影”,而《小时代》则属于“作家电影”。郭敬明把小说影像化,不过换了个媒介,视觉做了唯美处理,用MV的形式复刻了小说的故事,一无新意,二无创意;而韩寒的《后会无期》有“作者电影”的形式,韩寒自编自导,电影的所有人物都像韩寒式的符号,韩寒的影子。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太过抒情化,散文化,在镜头语言方面缺乏创新,抖机灵的局部精彩掩盖了整体的统一,完成度不高。

  大概是才华所囿,或者其它原因,它并不具备“作者电影”的精神内核。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作者电影”呈现出极端风格化的倾向,不为商业折腰,不考虑票房的压力。导演在获得了投资和大明星的同时依然在坚持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电影,同时并没有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做出过多的妥协。从这一个角度上说,韩寒的作品缺乏了一种傲骨,一种纯粹,从类型、明星阵容以及主题都表现出强大的票房野心,更像是戴着脚镣在跳舞。

  电影是一门创意的产业,需要鼓励那些有想法的人。除了想法之外,有时还得需要点豁出去的勇气。

(责任 徐亚丽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