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离婚律师》不专业 我们为何缺乏好的行业剧?》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4-08-25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原标题:《离婚律师》:不是我们说好的行业剧

  《离婚律师》好看而且成功,但它不是所谓的行业剧。电视剧所呈现的,也确如主创团队对创作意图的阐释,主人公池海东和罗鹂的情感发展才是主线,律师那点事儿不过就是一层皮。

  《离婚律师》在四大上星卫视的播出终于尘埃落定了,一起落幕的不仅仅是2014年下半年最热的电视剧收视,恐怕还是一个大制作的时代。从明年开始,我国电视剧行业将执行新的“一剧两星”政策,即同一部电视剧只能同时在两个上星卫视播出。这意味着电视台播出成本的增加,而播出成本的提高,势必会影响到电视剧的投资,似乎预言着电视剧大制作时代的远行。所以,《离婚律师》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我们是“末代剧王”。

  事先说一句,《离婚律师》好看而且成功。吴秀波、姚晨演技可圈可点,无论是编、导、演,还是整个制作团队,都称得上业界最强。电视剧的一场一景,一事一物,莫不精致到位,对得起“都市时装剧”这个词儿。其制作之精良,对得起它的投资。

  《离婚律师》

  不是所谓的行业剧

  这部投资一点几个亿、集均成本三百万的大制作讲的是什么呢?用主创团队的话说,两个不相信情的人,最终相爱并走向了婚姻。这是这部名曰《离婚律师》的大戏精准的一句话内核,“律师”不过是这个创作初衷的符号或形式。“律政”神马的内容,统统要让位给“婚姻情感”的类型定位。

  但是,“律政”、“律师”似乎让很多人下意识地将这个剧分类在职业剧或行业剧的类型下。主创团队也曾提到过,“律师”而且“离婚”,不过是对剧作创作意图的形象化和戏剧化选择,两个专门接离婚诉讼的律师,看多了失败的婚姻,让他们走到一起相爱并相信婚姻,这样的人物关系饱含着充满张力的戏剧性,可以生长出无数的冲突。这绝对是结构剧本的技术性处理。

  用半个月的时间追完《离婚律师》,你会发现电视剧所呈现的,也确如主创团队对创作意图的阐释,主人公池海东和罗鹂的情感发展才是主线,律师那点事儿不过就是一层皮。这对欢喜冤家,从一开始的对立抵触,到中途的冰释和好感,再到最后的相爱和相守,他们的情感递进连贯,支撑着整个剧集的结构,是《离婚律师》的故事主干,所有支线故事都在

  纠缠和塑造这条主干。“律师”的身份附属于这条主线。人物总要有职业,总要有事要做,“律师”刚好就是这样的营生。同时,这个“营生”还可以串起来多个家庭和婚姻,可以方便编剧和导演借多种婚姻类型表达他们的婚恋观。说简单些,就是一对欢喜冤家谈恋爱了,刚好他们都是律师。

  这两个“离婚律师”的分分合合才是本剧的内容,法庭和审判并非剧作的主旨,毕竟这就是一部电视剧,不是那些劝人向善、警世名言的法制宣传片。池海东和罗鹂与郑天涯和夏芳草,与曹乾坤和汤美玉,与董大海和苗锦绣,与孟县和文静,与岳群和焦艳艳并没有什么分别,他们也是行走在庸常俗世的普通人,也为情感、收入、名誉、责任困惑,也有庸俗甚至有些丑陋的缺点。但他们是生动的有质感的,有血肉有温度的,怀揣着朴素的过日子的期望,而不是冰冷的抽象的所谓真理和正义的化身,不是拯救世界的大人物和英雄。

  缺少对这个职业的正面塑造和仰角拍摄一般的敬崇,更缺少对这个职业英雄和使命感的刻画,所以,它还不能称作职业剧或行业剧。职业剧或行业剧,顾名思义,是要讴歌自我的,把自己讴歌成为全宇宙最重要最不能缺少的行当,哪怕这个职业在现实生活中无比的平凡甚至卑微。

  如此,那些把《离婚律师》视为行业剧的观众,实在有点过于严肃和紧张,甚至有些跑偏了,如果不是“离婚律师”,换成“离婚检察官”“离婚医生”“离婚演员”,都没有问题。而至于那些拿着虚构当真实,不断站在专业立场上校正电视剧虚构的艺术表现与现实庭审实况偏差的专业人士,虽然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对法律的普及工作值得称颂,但是作为一个虚构艺术的观赏者,未免有些无趣和不得法门了。

  我们为什么缺乏

  有力量的行业剧

  这几年,中国的热播剧题材主要集中在家庭伦理剧和都市情感剧上。远者不谈,从上半年的《大丈夫》《一仆二主》,再到如今的《离婚律师》,随着生子育儿话题的泛滥,中年大叔的爱情故事在今年陡然升温,无论是混迹高校的王志文,是老实憨厚的司机张嘉译,还是留着山羊胡子充满滿喜感的吴秀波,中年大叔的身边总是美女如云

  流水的职业和身份,铁打的婚恋和家庭。带有家长里短性质的碎念,才符合晚饭后主流电视观众群体的观看期待,有几个人真心对这种框架里面的人物职业感兴趣呢?这当然是电视剧市场的基础。行业剧或职业剧的匮乏,固然有观众市场的因素。尽管人们对某些特定的陌生领域怀有好奇,与准确清晰的收视群体定位比起来,谁愿意承担挖掘新的收视热点的风险呢?

  另则,对于普遍的民众,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和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大家所为的首先是解决生存的问题,人们的择业远远不能达到理想和自由的境界。所以,若高大上地鼓吹某一个行业之严肃之伟岸之崇高,经验会使人们将其判断为虚假或夸张。这也是行业剧隐含的收视风险。

  在这方面,日本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日本影视作品中,行业剧是非常完善和成熟的门类,几乎所有的职业都被他们讴歌和颂扬过。神乎其技、高尚其人、伟大其业,从这三个方面,日本电视剧成功地将诸多职业推崇到了“地球最好”的高度,而且从动漫作品到影视剧作,从儿童到成年人,各年龄段,全覆盖。此外,还有TVB擅长的警匪片和律政片,在某个意义上也是成功的行业剧。成功的行业剧会感染很多人,使他们产生投身某个职业的冲动。显然,《离婚律师》并不具备这样的品质。

  在编剧方面,国内的编剧普遍缺乏执笔行业剧的能力。专业知识的缺少不是一个好的借口,真正缺乏的是耐心和职业精神。不要说职业剧,就连一般剧集里面的特殊职业,一般的编剧都不愿意精心打磨呢,何况是以职业为对象的专门剧集呢?《大丈夫》里面的王志文,尽管身份被规定为大学教授,但是每当谈及专业话题时,编剧赋予他的台词,只能勉强符合三流本科生的思想水准。这和著名的《生活大爆炸》比起来,相形见绌了。不啻《生活大爆炸》,六六在准备《心术》的时候,就经历过漫长的医院见习,所以作品的积淀也非常充足。有的剧集,有专业剧的准备,像同为今年热播的《产科医生》,但是编剧又写不出立体的人物,写不出复杂的内心,但凡涉及职业伦理的地方,就容易流于脸谱化,流于二元对立的心灵结构,流于标语口号似的台词,缺乏对职业伦理与个人内心冲突的细腻纠缠和强烈战斗的刻画能力。这方面,《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就比我们极致和纯粹。

  回想当年,《便衣警察》《片儿警》,尽管渗透着警民一家的价值色彩,但是它们在当时货真价实地打动了我们。尽管我们也有过诸如《重案六组》之类的,但是比起《CSI》来,还差得太远了。

  一言以蔽之,会写故事,懂人心的,不够职业;能写职业领域的,又不懂人心,写不了故事。

  职业剧的匮乏,在创作上,说到底,是优秀编剧的匮乏,而优秀编剧的匮乏,是影视剧长远未来的匮乏。

  《离婚律师》并非“我们说好的职业剧”,那只是广大观众一场美丽的误会。真正的属于中国当下的职业剧,还远吗??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徐亚丽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