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4-10-01  
摘要:法利·格兰杰 Farley Granger 公映时间:1948年8月28日(美国) 剧情回顾:两个受"社会进化论"影响的大学生合谋勒死了被认为是劣等的同学,将尸体放入大箱子。为了炫耀自己的胜利,他们用书箱做餐桌,邀请死者的父母、未婚妻、同学老师前来赴宴… 希区柯克在片场指导演员 《绳索》是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绳索》海报

  英文片名:the Rope(听歌)

  主演詹姆斯( blog)·斯图尔特 James( 听歌) Stewart

  法利·格兰杰 Farley Granger

  公映时间:1948年8月28日(美国)

  剧情回顾两个受“社会进化论”影响的大学生合谋勒死了被认为是劣等的同学,将尸体放入大箱子。为了炫耀自己的胜利,他们用书箱做餐桌,邀请死者的父母、未婚妻、同学老师前来赴宴……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希区柯克在片场指导演员

  《绳索》是希区柯克的第一部彩色片,拍摄于希区在好莱坞声誉日隆的1948年,取得了相当好的票房收益和评价。但希区柯克后来却将《绳索》称之为“愚蠢”。但就是这次“可以原谅的试验”展现了一位真正的电影艺术家永不停息探索电影奥秘的可贵精神。《绳索》的剧情和主题同样有独到之处,但和影片在电影技术方面的创新尝试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希区柯克对长镜头的运用和效果做了前所未有的尝试,同时对彩色片中灯光和色彩的运用进行了深入探究,这才有了后来《后窗》《迷魂记》等彩色片中那些过目难忘的优美场景。蝴蝶的第一次振翅总是笨拙可笑的,但正因为有了飞翔的尝试,它才能最终幻化成阳光下翻飞的精灵。

  “电影,就是记录真实”。希区柯克是蒙太奇理论的最优秀实践者,《惊魂记》中的浴室杀人场景和《西北偏北》中的飞机追逐场景都是电影学院教科书中的经典范例。但可以保证时间和空间在客观上的持续性的长镜头所体现的真实是更加客观的真实。因此希区在看到《绳索》的剧本进行的时间和情节吻合的时候,便产生了进行一种极致试验的“妙想”:拍摄一部只有一个镜头的影片。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绳索》的拍摄现场如同一个话剧舞台

  以詹姆斯-史都华为代表的优秀演员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排练。灯光和演员的彩排用了十天,拍摄用了十八天,而因为天空颜色的问题重拍9天。为了实现自己的妙想,希区柯克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和尝试。因为一本胶片只有十分钟,所以要分成八个段落,用角色的后背或者箱盖特写遮盖黑银幕,或者将角色视线转移作为剪辑点,从而达到一个镜头影片的视觉效果;影片故事的发生时间是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十五分,自然光线的不断减弱的效果也对灯光的运用提出了崭新的挑战。

  《绳索》是希区柯克的第一部彩色片,但在第一次尝试中希区已经展现出了大师的高瞻远瞩。回顾彩色片诞生早期的大部分影片,观众会很容易发现一种色彩过分使用和混乱使用的倾向。繁多而杂乱的色彩充斥画面,缺乏层次感和美感。这和有声片早期台词过多的倾向有相似之处:面对新技术和新表现手法,平庸的操作者就如同拿到核武器按钮的孩童,失去了对新技术的控制力。而希区柯克却敏锐的发现,一般摄影师在拍摄彩色和黑白片时采用同样的灯光原则,缺乏色彩感是很多摄影师的软肋。黑白片时期用背景光将演员和背景分离的做法也已经是画蛇添足。针对这些问题,希区大胆的减少了色彩的运用,并在色彩的平衡感和如何更好的烘托氛围上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在后来的经典作品《惊魂记》中,希区柯克让珍妮特-李饰演的女主人公在偷窃前后分别穿白色和黑色的内衣出现,象征道德的沉沦;而在《电话谋杀案》中,随着影片氛围的逐渐阴郁,格蕾丝-凯丽的着装也越来越暗淡,压抑;而在《迷魂记》中,绿色霓虹灯的侧面照射,将金-诺瓦克扮演的“死而复生”的女主人公表现的如同刚从坟墓中爬出来一样。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一部影片的成功往往就是因为众多这样的细节所带来的整体风格的魅力。

  希区在场景调度,演员表演,机位移动和色彩灯光等方面的控制能力在《绳索》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尽管影片并没有得到新的电影理论成果,但这次勇敢的实验因为希区的智慧和探索精神而在电影史上留下一抹亮色。

 

上一页 5 下一页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点击小图进入相关影片内容)

前  言

  相关策划:金发,白肤和血:希区柯克的金发女郎们

  1899年8月13日,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诞生在英国泰晤士河畔的莱顿斯通小镇。在之后到来的新世纪中,希区柯克从影60年,拍摄制作超过60部作品,奉献众多历久弥新的永恒经典。观众在他的光影魔术中感受酣畅淋漓的愉悦,电影工作者从他的巨作中汲取营养。他既拥有对电影艺术不懈追求的激情,又有敏锐的艺术嗅觉和创作能力。在电影艺术诞生后的百年间,希区柯克是当之无愧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几位巨匠之一。电影的历史因为有了希区柯克而更加伟大,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希区柯克而拥有更丰富的色彩。

  超越时代的后果往往是孤独。希区柯克在漫长的电影生涯中始终是无冕之王。直到在他去世前两年,奥斯卡()才用一尊终身成就奖作为亏欠的补偿。但即便是希区能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字幕员身份进入电影界之初就能预料到,也不会愿意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天才注定如同星辰一样,在夜空的黑暗中才愈加燃烧出自己的璀璨。

  但时间的魔术师会披沙拣金,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驻留。现在,希区柯克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和电影工作者的喜爱和尊敬。值此希区柯克109周年诞辰到来之际,新浪娱乐特推出独家策划,让我们一起回顾希区柯克电影艺术的九牛之一毛,感受希区柯克光影旋律的激越动听。

    关于希区柯克电影的普及介绍数不胜数,但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节和花边新闻上,却忽视了希区柯克作为一个纯粹的电影艺术家在电影语言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在这一策划中,我们尽量忽略资料性质的介绍,力图将希区作为电影家的形象进行还原。 策划:国欢 撰文:Grinch,光影

   导读:

《房客》的表现主义:大师的雏形

《蝴蝶梦》抢滩美国:非典型希区柯克的胜利

《美人计》:凝练风格的顶点之美

只有一个镜头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后窗》:剖析人性的手术刀

《西北偏北》:穿越美国的惊险之旅

《惊魂记》:“我驾驭观众,如同弹奏风琴”

《狂凶记》中的血与性:痴迷肉欲

视频集:希区柯克电影代表作全集

 

  

上一页 1 下一页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青年希区柯克和一生的爱侣和合作者艾玛在一起

  1926年拍摄的《房客》是第一部具有希区柯克个人风格的作品,制片人鲍肯为他挑选了一部畅销推理小说《伦敦雾的故事》,小说的故事以雾都伦敦恶名昭著的变态杀人狂“开膛手杰克”所犯的凶杀案为蓝本,这种情节也成了日后希区柯克的拿手好戏。在经历了两部并不成功的影片《欢乐园》和《山鹰》后,希区柯克初次展示了他的大师风采。当时的英国电影界对电影镜头语言毫不了解,希区柯克却已经敏锐的注意到德国当时盛行的以光和影来突出环境及主角心理活动的表现主义,F W-茂瑙、弗雷兹-朗是这时期德国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希区柯克在《房客》中便采用表现主义风格来彰显影片的悬疑氛围。片中的许多因素在日后的希区柯克影片中司空见惯,如有缺陷的男主人公、金发女郎(听歌)情结、罪孽转移理论、冤枉的对象等,当然还有希区柯克亲自客串群众演员的小花絮——自这部影片开始,希区柯克基本上在其所有的电影中总要露上一面。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希区柯克奇思妙想也体现在他信手拈来的幽默感上

  在《房客》中,男主角的所有特质都会让观众觉得他是凶手,从一开始那身古怪阴森的装扮和那阴阳兼具的眼神以及摆正斜挂在墙上的金发女郎的画像,似乎都在暗示他是凶手。然而不到最后观众根本不可能知道结局,悬疑电影的结局往往让观众大感意外,最后凶手另有他人。希区柯克首次将“无罪的人”和“有罪的人”处理的如此相像,他日后拍摄的《火 车怪客》、《伸冤记》及《狂凶记》都将这一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希区柯克著名的 “麦格芬”(并无实际意义仅仅作为推动情节和构架悬念的由头的事物或者情节)理论也是首次在他的电影里体现—— “开膛手杰克”就是“麦格芬”,电影里始终没有出现过真凶的身影,完全是靠群众的话和报纸上的文字来展现,然而它的存在又让故事得以继续发展。相同的例子在导演后来拍摄的《39级台阶》和《西北偏北》中都有更清晰的体现。

  希区柯克对他在影片中的技术处理能力很有信心,并且他对德国表现主义的模仿和对当时社会关心议题的相符相承都使得这一电影不拘泥于一般的犯罪片。英国著名刊物《放映机报》称:“这可能是英国迄今以来所制作的最优秀的影片。”大师的雏形正是通过《房客》的实践开始逐渐清晰。Grinch/文

 

上一页 2 下一页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蝴蝶梦》中的演员十分出色

  英文片名:Rebacca

  主演劳伦斯·奥利弗 Laurence Olivier(听歌)

  琼·芳登 Joan Fontaine

  乔治·桑德斯 George Sanders

  上映日期:1940年3月27日(美国)

  剧情回顾为贵妇充当陪护的柔弱女孩获得一位出身显赫的男子的爱情,但当她随着新婚丈夫来到美轮美奂的大宅,却发现随之而来的并非幸福:神秘死亡的前任女主人丽贝卡依旧通过显示着强大的控制力,尤其是丽贝卡的疯狂崇拜者,管家丹尼斯太太更是如幽灵鬼魅一样在女主人公的生活中投下深深的阴影,而从天而降的完美爱情也似乎在逐渐的破裂。随着一具神秘女尸的被发现,事实真相更加迷雾重重……

  1940年公映的《蝴蝶梦》是希区柯克送给好莱坞的见面礼。这是一部具有浓郁英国哥特式风格和优雅古典风味的巨作,取得了商业和艺术的双重成功,是希区柯克和大卫-塞尔兹尼克两个传奇人物伟大合作的开端,并发掘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后来却跻身奥斯卡()影后行列的超级巨星琼-芳登。尽管《蝴蝶梦》并不具备典型的希区柯克风格,但却毫无疑问是希区冲出英国走向世界的艺术之旅上的第一座里程碑,而希区高超的导演技巧使得影片具备了超越时间历久弥新的审美价值。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希区柯克已因为《房客》《讹诈》《三十九级台阶》等影片奠定了自己的风格和地位,孤悬大洋的英国已经没有了希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电影工业已趋于成熟的美国引发了希区浓厚的兴趣,经过一些接触,最终是制作了旧版《金刚》《乱世佳人》等佳作的富有冒险精神的传奇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成为希区和好莱坞之间的桥梁。

  描述泰坦尼克()海难的剧本《泰坦尼克》是热爱鸿篇巨制的大卫最初的拍摄建议,但最终被悬疑小说《蝴蝶梦》所取代,而这正中希区柯克下怀。事实上,希区柯克在英国时曾考虑自己购买并投拍,而现在大卫让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蝴蝶梦》西班牙海报将影片氛围表现的十分传神

  但希区柯克后来并不喜欢《蝴蝶梦》的影片。他公开表示,这不是一部希区柯克风格的影片,故事老套过时,缺乏幽默感。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在美国立足未稳却一贯渴望创作自由的希区柯克和控制欲强烈的铁腕人物塞尔兹尼克的冲突和妥协。塞尔兹尼克对希区柯克精心准备的剧本毫不客气的表示“难以形容的吃惊和失望”并加以彻底否决,包括希区精心设计的调整影片节奏和氛围的幽默桥段。最终的电影是妥协的产物。

  但无论如何,《蝴蝶梦》仍旧打因为希区柯克而具备超越同时期作品的魅力。当刚从默片时代走出的电影人还在兴高采烈的在银幕上展现被希区称之为“拍摄讲话过程”的喋喋不休的舞台剧式场景时,《蝴蝶梦》已经用超出普通影片一倍的场景,娴熟的用电影手法来讲述故事和营造情绪了,每个场景都恰到好处设计精准。而没有具体位置的华贵古宅,从不缓缓走近而是突如其来出现在女主角身后的疯狂管家,扑朔迷离的情感纠葛,曲折诡异而又合情合理的解谜过程,以及在希区调教下初出茅庐的琼-芳登展现出的如受惊小鹿一样的女主人公,都让影片具备高度统一的凄美神秘风格。而风格这个最虚幻的元素是最难控制的,面对同样的素材,蹩脚的导演会失去控制力炒出一盘怪味菜。希区一生都将对影片的控制作为最高追求并加以完美实现。

  《蝴蝶梦》开启了希区和塞尔兹尼克的合作,但两个天才的相遇,要么完美融合,要么是如水火。很不幸,他们属于后者。塞尔兹尼克的控制欲,对史诗巨作的痴迷和希区渴望创作自由、试图更多诠释现实生活和剖析平凡人内心的愿望冲突日益强烈。数年后的《帕拉亭案件》是一次两败俱伤的尝试,希区拍了烂片,塞尔兹尼克的公司因此一败涂地,二人的合作也就此终止。但当一个时代转身而去只留下佝偻背影的时候,谁又能因此否认曾经的激情的灿烂?

 

上一页 3 下一页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美人计》海报

  英文片名:Notorious

  主演: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路易斯·卡尔亨 Louis Calhern

  上映日期:1946年8月15日(美国)

  剧情回顾艾丽西亚的父亲因间谍活动获罪,艾丽西亚却被fbi特工迪普说服为国效力,前往巴西,借助父亲的关系网展开间谍活动。二人产生了爱情,但为了工作需要,艾丽西亚不得不以色相为诱饵,并最终和疯狂爱上自己的纳粹分子巴斯成婚,并借机解开了酒窖中隐藏的巨大秘密。可艾丽西亚因此暴露,巴斯在母亲的授意下给艾丽西亚投下慢性毒药,而被嫉妒折磨的迪普又和艾丽西亚心生嫌隙。艾丽西亚的生命和爱情都岌岌可危……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美人计》中一分多钟的接吻镜头是电影史上最长一吻

  《美人计》是希区柯克四十年代最受欢迎的作品,获得了八倍于成本的收益。《美人计》也是希区柯克电影中爱情成分比重最大的一部,希区将一个扣人心弦的谍战故事和荡气回肠的爱情相结合,加利-格兰特和英格丽-褒曼这对典型的希区柯克主人公的梦幻组合更赋予《美人计》中的爱情以永恒的典雅魅力。《美人计》还是希区柯克美国时期第一次将“麦格芬”概念完美展现的作品,用最少的元素和场景达到最大的效果,用特吕弗的话说,“《美人计》达到了“风格美的顶点和凝练的顶点”。

  什么是“麦格芬(MacGuffin)?希区曾通过一个故事来解释。一列苏格兰火车上,一位乘客看到邻座乘客形状奇特的包裹后追问究竟,对方回答:“它是麦格芬。”“什么是麦格芬?”“在苏格兰高地捉狮子用的。”“可苏格兰没有狮子啊!”“所以,也就没有麦格芬啦。”正是如此,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世界里,麦格芬是实际上并不存在或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仅仅是引发悬念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由头,它可以是一个话题、一个物品或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情节和意念。在《三十九级台阶》里“麦格芬”是一个技术公式,在《贵妇失踪案》里则简化到极致,成了一段英国小调的旋律。而在《美人计》里,“麦格芬”则是希区电影中最有戏剧性的一个:藏在酒瓶中,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铀。影片筹拍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前一年,关于美军秘密研制超大规模武器的传言盛行,希区的灵感由此而来。他还就这个设定的合理性向著名物理学家米利肯求证,却因此被联邦调查局暗中监视了三个月。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美人计》中在二战大时代背景下的迷乱爱情有了荡气回肠的意味

  希区柯克在《美人计》中体现的掌控能力标志着他巅峰状态的到来。影片的线索十分洗练,所有的悬念都围绕钥匙和装有铀的酒瓶展开,而关于爱情的设定同样简单不过——两个男人爱上同一个女人。希区在拍摄前严格规划剧本和每一个镜头的做法使之用极少的场景取得了绝佳的银幕效果。希区和即兴发挥型导演如王家卫截然相反,拍摄前的规划细致到了每一个拍摄角度和演员的每一个走位和动作。这也体现了希区的大师功底:在他的头脑中,一部影片根本就是成型的,拍摄只是将头脑中的映像投射到现实中而已。《美人计》中酒窖偷酒的场景以及从全景逐步推进,最后以艾丽西亚手中的钥匙的特写结束的烘托气氛场景为人们津津乐道,经常被模仿。

  和希氏的众多影片类似,《美人计》同样对道德和善恶的标准进行探究。影片中的反派,克劳德-瑞恩饰演的纳粹分子情深意重,而加利-格兰特的fbi探员的爱情则多了利用和欺骗。

  《美人计》讲述的是掺杂了谋杀和阴谋的间谍战,但希区柯克刻意回避暴力,用最简单的“正常”杀人方法加以表现,让恶人以理智的方式作恶。这样做使得影片故事具有更加真实的质感。希区拒绝为紧张而虚假,他讲述的罪恶都如同发生在身边的现实生活中,一如《惊魂记》中的浴室谋杀,没有离奇的情节,却在观众心灵最深处种下诱发情感共鸣的种子。

  《美人计》也是希区柯克影片中演员阵容最完美的一部。英格丽-褒曼和格蕾丝-凯丽一样都是希区柯克的最佳“希女郎”,而加利-格兰特也是和詹姆斯( blog)-史都华并列的希区柯克最中意的男主角人正是有了如此整齐的演员阵容,才使得希区柯克“拍紧张场景如同爱情片一样优雅,拍爱情场景就像悬念片一样扣人心弦”的评语有了实现的可能。

 

上一页 4 下一页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人生浮世绘

  英文片名Rear Window

  主演詹姆斯( blog)·斯图尔特 James Stewart

  格蕾丝·凯丽 Grace Kelly

  上映日期:1954年8月1日(美国)

  剧情回顾一位腿部受伤的摄影家在家疗伤,闲来无事便以窥视对面居民楼的生活为乐,但却因此偶然发现了一个疑似杀妻的男人。在智勇双全的女友丽莎的帮助下,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调查。但他却没有预料到,窥视别人的自己同样有被别人窥视的可能,凶手的脚步声不期而至的传来……

  五十年代是希区柯克的巅峰时期,《后窗》《迷魂记》《西北偏北》《惊魂记》代表了希区柯克电影艺术的最高峰()。《后窗》是希区柯克剖析人性最深入的一次,也是电影技巧的运用登峰造极的作品之一。

  希区柯克以大师的胆识和能力将种种罕见的手法,设定,情节不动声色的完美融合在一起。全片只有一个大的布景(主人公家对面的公寓楼),整部影片都从主人公的视角进行呈现……而最大胆的莫过于对窥视欲的尽情展现。影片上映后曾有电影评论家就希区柯克在对有偷窥癖的主人公的描述中所持的中立态度表示不解,认为是一部“可怕的影片”,而希区柯克则坦然表示,偷窥的欲望是人类的共同特点:“在睡觉之前看到对面有个女人在脱衣服,甚至仅仅是一个男人在收拾房间,人们十有八九都会禁不住去观看。”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希区柯克的最佳主角

  在《后窗》中,希区柯克将自己凝练的风格和坚持以电影语言叙事的方法发扬广大。开篇的第一个场景,希区柯克让镜头从清晨的院落开始,依次划过主人公沉睡中的面容,打上石膏的腿,桌子上破碎的相机,一摞杂志,最后定格在墙壁上一幅赛车()比赛的照片上。没有一个文字的描述,观众却已经了解到这是一个摄影记者,估计是在拍摄赛车比赛时出了事故伤了腿在家疗伤。这样的手法是最纯粹的电影叙事手法。

  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开篇用了同样手法交代辛德勒的身份甚至性格以及行动目标。尽管并非就一定是直接借鉴《后窗》,但一个小故事却说明希区柯克的电影理念在后辈的大师中得到认可和继承:一个痴迷电影的小男孩千方百计的要去拍摄现场见希区柯克,可惜没有得到机会。而这个小男孩就是斯皮尔伯格。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偷窥是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常见意象

  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同样是格蕾丝-凯丽主演的《电话谋杀案》中:影片开篇是一幅常见的夫妻早餐场景,之后格蕾丝看到报纸上航船抵港的消息展露笑容,之后叠化出已经靠岸的航船背景,而在背景前,格蕾丝-凯丽和一个英俊的男士亲密拥抱。同样没有一个字,长度不超过两分钟,但却交代了庸手导演可能要用二十分钟来描述的情节。

  凝练的风格不等于简单和单调。惜墨如金的希区柯克,在他认为必要的时候却可以长篇大论——而这往往的确是有必要的时刻。对于《后窗》中男主人公对面的公寓楼的居民的活动,希区柯克数次加以从全景到细节的逐一展现,而大多数情节是和影片的故事主线——养伤的摄影家发现并追查一起杀妻案毫无关联的。在希区柯克心中,快节奏的讲述一个惊险罪案故事是浑然无趣的,《后窗》的主角之一还有“偷窥”,而展现广阔的现实生活更是和单纯的惊险故事具有档次上的差别。尽管只有少量的镜头,但希区柯克却将不下十个小故事讲述的兴味盎然。正如特吕弗赞叹的那样,希区柯克丰富了剧本,展现的是一幅浓缩了的社会图景。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后窗》也是希区柯克与最中意的演员詹姆斯-史都华和格蕾丝-凯丽的最经典合作。格蕾丝-凯丽在《电话谋杀案》中不够美艳,而《捉贼记》影片又不够经典。让格蕾丝-凯丽永留电影史册的正是《后窗》。希区柯克对于自己最钟爱的女演员毫不吝啬的加以最完美的呈现:格蕾丝-凯丽扮演的丽莎美丽,智慧,勇敢,调皮,活泼,典雅……还有哪些美好的形容词不能用在她的角色身上呢?当昏睡中的男主角迎来格蕾丝-凯丽的热吻,第一视角表现的金发红唇的美艳精灵带着浅笑缓缓吻向银幕的时候,相信没有哪位观众不会怦然心动。此片之后,格蕾丝-凯丽嫁入摩洛哥皇室告别影坛,成就了一个真正的好莱坞童话,留给希区柯克无尽的遗憾。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格蕾丝-凯丽的惊艳一吻

 

上一页 6 下一页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飞机追杀场景受到众多后来者的模仿

  英文片名North by Northwest

  主演: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

  爱娃·玛丽·森特 Eva Marie Saint

  詹姆斯( blog)·梅森 James

  剧情回顾一个普通的纽约广告商罗杰被一口咬定他是“开普林”的神秘团伙绑架并制造自杀现场欲暗害于他。侥幸逃生后,他一心追查真相,却发现关于昨晚的一切痕迹和线索都无影无踪。祸不单行,在他即将逼近真相时,有望向他提供线索的人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在他的怀中……一次计划之外的“旅行”就此开始。与亦正亦邪的金发女郎(听歌)的火车艳遇,扑朔迷离的事实真相,惊心动魄的飞机追杀,总统山上的殊死搏斗……在希区柯克电影元素展现的最为集中和全面的影片里,希区带领观众展开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惊险之旅。

  1959年拍摄的《西北偏北》是希区柯克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这段黄金时期里最为经典的影片之一。

  在完成黑暗而又偏执的《迷魂记》之后,《西北偏北》给了希区暂时逃避的机会,因为它并不像《迷魂记》那般深沉,也没有《惊魂记》里的惊悚,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娱乐电影。

  这是一部典型的希区柯克式影片,主角被冤枉,金发美女,身份错认等……在紧张刺激的剧情里还穿插着大量幽默风趣的对白,显得张弛得体。影片的片名“西北偏北”突出了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旅行,男主角自一开始在纽约的城市中被卷入间谍阴谋,在联合国大楼内被冤枉成了警方通缉、反派追杀的对象开始一路向西北方向逃跑,火车、拍卖会、山区、总统山……观众跟着加里-格兰特扮演的主人公经历了一场冒险而又饶有兴趣的美国风土旅行。这是希区柯克和他的爱将加里.格兰特的第四度及御用男配雷欧.G.卡罗尔的第六度合作。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希区柯克和主演们在一起

  影片中最值得称赞的是加里.格兰特扮演的罗杰遭到撒农药飞机追杀的段落,这个场景是电影剪辑课的必修项目。在这短短的七分钟里,它共采用了一百三十一个镜头,这组镜头完美的交待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更大大加深了影片的紧张气氛。

  电影最后十分钟在总统山的追逐场面也呈现了希区柯克用视觉影像来说话的大师功底,众所周知,希式经常在电影里让主角危险的置身于著名旅游场景中,如《讹诈》里的大英博物馆、《海角擒凶》中的自由女神像等,影片也将最后的惊险场面放在了柯什拉莫尔山(即“总统山”)。但由于政府反对以“亵渎”为由,驳回在此拍片的申请,政府的要求是“即便你们在摄影棚拍摄,也不准游人出现在那些头像的面孔上……只允许人物从总统的头之间走动。”后来内政部准许他们使用总统山的复制布景,前提是“只有肩膀,或下巴以下才准有真人演出的特写镜头出现”。希区柯克完全按照政府的要求将这些不动声色的巨大脸孔呈现在最后的十分钟里。Grinch/文

 

[上一页]       [7]    [下一页]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浴室杀人场景连环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浴室杀人场景连环画(2)

  英文片名:Psycho

  主演:安东尼·博金斯 Anthony Perkins

  珍妮特·李 Janet Leigh

  维拉·迈尔斯 Vera Miles

  上映日期:1960年6月16日(美国)

  剧情回顾凤凰城的女职员窃取了公司的四万美金,驾车去找男友共享。在途中的一个汽车旅馆,她幡然悔悟,决心交回赃款。但突如其来的神秘杀手让她永远的失去了机会。她的妹妹在其男友和私家侦探的帮助下展开追查,却在荒凉的汽车旅馆里发现了比凶杀更加离奇恐怖的秘密……

  《惊魂记》,也许是希区柯克最经典的作品。真正的经典应该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魅力,不因为技术的革新和时代的更迭而过时失色,只留下历史意义。而《惊魂记》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惊魂记》是希区柯克电影技巧最为纯熟的作品,最生动的体现了希区作为心理大师对观众心理的观察和干预,同时也是心理恐怖惊悚片的开山之作,为《七宗罪》《沉默的羔羊》一类的经典名片提供了最初的规范,也是《电锯惊魂》《人皮客栈》之流的低劣血浆漿片模仿的对象。和《迷魂记》一样,《惊魂记》具备的超越时代的先进性使得影片在当时没有受到应有的评价(但观众给予了最广泛的认可),但却随着时光的推移历久弥新,愈发显现出超凡的价值。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安东尼-帕金斯演绎的诺曼-贝茨是心理变态杀手电影形象的鼻祖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希区柯克是一位心理大师。这不仅体现在他在电影中广泛表现对心理和人性的剖析(比如《后窗》中的偷窥与《爱德华大夫》中对心理分析的描述),更体现在他对观众心理状态和变化趋势的敏锐洞察,这在《惊魂记》中有近乎完美的体现。希区有意将玛丽安偷窃的场景慢条斯理的展现,加强四万美金赃款给观众的印象,刺激起观众对玛丽安是否会受到惩罚的兴趣。希区饶有兴致的和喜欢未卜先知的观众展开捉迷藏的游戏,力图控制观众的思路:逃跑路上的警察,换汽车的具体细我们节,让观众和玛丽安产生亲密感和同情心;而在影片的三分之一就把女主角杀死这个有违常规的做法则让观众的心理预期完全落空。而诺曼-贝茨仔细抹去犯罪痕迹的细节又再次让观众不知不觉的站在凶手一面,希望他不被发现……大量的主观镜头使观众产生代入感,仿佛自己在犯罪,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心理认同,电影也就此赢得了观众。这就是希区柯克津津乐道的罪孽转移。有评论说:“通常情况下同情一个人是因为他无辜,但在希区柯克的世界,同情一个人却是因为他有罪。”《电话谋杀案》里风度翩翩的杀妻犯,《艳贼》中的令人同情的玛尼,甚至在他最早的成功影片《房客》中古怪孤僻的主人公……希区柯克用对画面语言的纯熟运用使得他越来越自如的控制了观众的阴暗情绪。

  希区的电影技巧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巅峰。《惊魂记》中的浴室杀人场景是全片的精华之一。为了得到核心的45秒钟的杀人场景,希区柯克精心拍摄九天,变换机位超过七十次。最终剪辑得到的成品中,凶手进入画面到杀人结束离开的三十七秒中却拥有三十多个镜头,最短的镜头只有几帧画面。希区柯克拒绝了道具部门提供的装满血浆的假人,采用真人拍摄。凶手的刀根本没有触及人体,但通过希区柯克高超的剪辑技巧,却使很多观众在观看后坚称看到红色的血液(尽管希区为了避免过分刺激观众而放弃了使用彩色胶片的念头)同时有很多观众对在浴室洗澡产生恐惧心理。总长度三分多钟的浴室场景,在希区柯克精准的艺术感觉和高潮的电影技巧之下让世界战栗。自然,《惊魂记》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这三分钟,高度的完美,酣畅淋漓的审美体验,只有在一切沉入黑暗,在银幕前细细观看之后才有切身感受。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希区柯克指导珍妮特-李拍摄浴室凶杀场景

  《惊魂记》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影片以百万美元成本获得超过一千六百万的票房,同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影片类型——以心理变态为描述对象的恐怖惊悚片,仅《惊魂记》的续集就有三部之多,著名导演格斯-范-蓬特更是在1998年严格按照希区柯克的镜头安排完全翻版此片。

  希区柯克对《惊魂记》作为一部纯粹的电影的价值有敏锐的认识:“《惊魂记》让我感到自豪的是这是完全属于电影工作者的,这一点上超过了我以往的所有影片……无论别人认为这是一部小影片还是大影片,我都无所谓。能做这样一次实验,已经是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超越时代的后果往往是孤独。希区柯克在漫长的电影生涯中始终是无冕之王。直到在他去世前两年,奥斯卡才用一尊终身成就奖作为愧疚的补偿。但即便是希区能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字幕员身份进入电影界之初就能预料到,也不会愿意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吧:天才注定如同星辰一样,在夜空的黑暗中才愈加燃烧出自己的璀璨。

 

上一页 8 下一页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狂凶记》海报

  英文片名:Frenzy

  主演:Alec McCowen

  Barry Foster

  上映日期:1972年6月21日(美国)

  剧情回顾在伦敦,一个变态杀人狂大肆作案,强奸并用领带累死众多普通妇女。一名无辜男子被错认为杀人凶手,不得不设法逃避警方并试图找出杀人凶手,洗刷自己的冤屈。而与此同时,凶手的魔爪已经伸向了包括他的女友在内的更多女性……

  1972年,希区柯克由美国返回英国拍摄了《狂凶记》,这部影片和他60年代后期拍摄的一部在环球电影公司封杀的惊悚片《万花筒》最初名字同名,然而故事却大相径庭,却都是展现心理变态杀人狂谋杀女性的故事,

  到了晚期,希区柯克拍片数量逐年下降,但是他对诡异的性犯罪题材似乎一直饶有兴趣,并且他一度想将“强奸”这一主题呈现在银幕上(其实自《房客》以来,希区柯克的作品都朝着这样的罪行前进着,他坚持将最丑陋大胆的画面呈现于银幕上,如《惊魂记》中的偷窥后谋杀、《艳贼》中的强暴、《万花筒》中赤裸裸的强暴和谋杀等)。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拍摄于1968年的《万花筒》,这部影片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希区柯克对性和暴力的兴趣。它的故事和手法受安东尼奥尼等欧洲导演及欧洲B级恐怖片的影响,希区想要拍摄一部完全充斥性和暴力的影片。在MCA(环球电影公司的母公司)的允许下,希区找来一个不知名的摄影师,抽出剧本中若干段落打算使用手提式摄影风格拍摄,用非常简陋的设备拍成了一个40分钟的样片。但这完全吓坏了MCA的高层,他们反对希区柯克拍出这种低俗的电影,随即禁止其继续拍摄,并禁止此片流通出去。而《狂凶记》对性和暴力的探究是与之一脉相承的。经常有观众会不解,为什么一谈到艺术,电影人就对性和暴力念念不忘?也许正是因为在性与暴力中体现了人性可以堕落和升华的最大可能。李安的《色,戒》便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典型。

  自从1966年的《冲破铁幕》之后,希区柯克决定不再用大牌明星,后来的《黄宝石》用的也是法国的几位演员。这次的《狂凶记》里面是清一色的英国二线演员,但在希区柯克的调調控下,各个演员都很精彩。

只有一个镜頭的《绳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脚步
希区柯克在《狂凶记》片场

  希区柯克采用了大量的写实手法,结构严谨、情节紧凑。电影中的谋杀场面亦是透过凌厉的剪辑和奇特的摄影,拍出了典型的希区柯克风格。片中的两场戏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霍斯特强奸杀人的场景和他在装着身体的土豆运输车里找寻死者手里紧攥着的自己的领带夹。尤其是后者,不仅用了一百一十八个镜头来展现犯罪的细节,主旨也和《惊魂记》中诺曼-贝茨将死者的车沉入湖底那场戏异曲同工,让观众不由为反角捏了把冷汗,把立场站在了凶手的一边。

  希区柯克还再次将“无罪的人”和“有罪的人”混淆:无罪的人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而有罪的反派则是一个隐藏得性狂躁症患者,从而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并对人性的复杂进行深入的展现。

  希区柯克首次回到自己家乡拍摄影片,广受好评,尤其是年轻的电影观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除去那部禁映的《万花筒》外唯一一部出现裸露的电影,因为当时美国刚出台新的电影法,允许出现稍多的裸体镜头。这也是希区柯克唯一一部被美国划为成人级别的影片。

  《狂凶记》的成功,证明了垂暮之年的希区柯克宝刀未老,依旧保持着高超的控制力。Grinch/文

 

上一页 9 下一页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