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影视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影视新闻《代课老师吴春萍: 武夷山北麓的畲族"迎春花"》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4-10-02  
摘要:2000年,恰逢上饶市电视台来当地做启蒙教学。"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我参加教师转正考试。"吴春萍说,但她得到的结果却是"你不是少数民族 乡亲们称她为畲族"迎春花",因为迎春花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 早在2003年,太源畲族乡中心小学校长有意聘请她到中心小学工作,将畲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代课老师吴春萍: 武夷山北麓的畲族“迎春花”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4-09-24 02:31:42 来源:新法制报 

  核心提示

  “快50岁了,除了教书我还能做什么呢?”做了三十年代课老师,吴春萍常常这样反问自己。

  在位于上饶市铅山县太源畲族乡海拔960多米的山区里,她放弃了诸多的人生选择,坚守在大山深处。

  这样的反问更像是拿自己揶揄,多年来,她挣的工资不到正式教师的一半,所有福利与其无关。

  但了解她的人知道,这更是她对自己坚守的鼓劲。而面对乡镇中心小学的邀约,她摇起了头:“我老了,不愿走了。”

代课老师吴春萍: 武夷山北麓的畲族
吴春萍把课堂暂时搬到自己家

  家里=课堂

  —被蛇咬了,家成临时教室

  和我们熟悉的那些小学相比,铅山县太源畲族乡畲族村孩子的“课堂”有些特别。

  在位于武夷山北麓海拔960多米的一个仅20来户人家的山区村落里,一户人家狭小的厅堂里,摆进了六张书桌;没有铃声,除了朗朗的读书声外,偶尔传来孩子们嬉戏的欢笑声。

  房子的主人叫吴春萍,村里的代课老师,年近50岁的她已是满头白发。

  9月17日8时许,雷浩奇、兰心怡来到“课堂”。两人自觉地打开了书包,拿出语文书开始晨读。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打在课本上。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二年级的兰心怡语调抑扬顿挫。相比之下,一年级的雷浩奇就调皮得多。他一边念着“a、o、e”等字母,一边用眼睛瞟着半躺在一张单人床上的吴春萍。过了不到5分钟,他终于忍不住了,偷偷对兰心怡说:“老师怎么打起了盹,不是在睡觉吧?”

  兰心怡说:“不许乱说,老师是被蛇咬了!”

  近来,吴春萍大多时候都躺或坐在屋檐下。“这样能够促进血液流动,也能好得快些,”她指了指自己的右脚,被银环蛇咬过的痕迹像枯树枝一样,烙在脚背上。

  8月30日,吴春萍在家门口被银环蛇咬了。

  “山里蛇多。”村民兰长春觉得被蛇咬了就该休息,但让他意外的是,“吴老师把课堂搬到了她家里。”

  此前,畲族村教学点在当地村委会腾出的一间办公室,容纳现有的六名学生还算凑合。

  一天的课程结束了,兰心怡常看见吴春萍独自在屋檐下闭着眼,遇到打招呼的孩子,她通常以微笑回之。

  “就我一个老师,我如果休息了,孩子们怎么上课?”吴春萍说。

  学生>自己

  —因为孩子,她变得勇敢

  看着脚上伤,吴春萍说,自己其实一直怕蛇。

  她依稀记得,她当初来这个教学点时,首先出来“欢迎”她的就是蛇。

  1985年,高中毕业的她通过太源畲族乡教师考试招聘,被分配到了畲族村教学点当代课老师。

  那时,吴春萍的家在陈坊镇,家里开了个杂货店,“日子过得还算凑合”。

  虽然知道教学点很艰苦,是太源畲族乡最偏僻的小学,但她带着弟弟裹着铺盖卷就出发了。

  “姐,咱要不别去了,在家打理商店,也比来这教书强。”两人走了一个多小时的盘山小道后,弟弟李胜平(姐弟俩分别随父母姓)开始劝说吴春萍。

  话还未说完,恍惚间,吴春萍发现身后的灌木丛在动,她定睛一看,一条蛇正要往外蹿。吓得她直往后缩。

  那是吴春萍第一次遇见蛇,“难道是初来畲族村任教,来迎接我?”她打趣道。

  后来,丈夫兰长祥嘲笑她胆小:“即便是去田里采摘辣椒,她也要拿根竹竿捅一捅,生怕蹿出条蛇来。”

  但在学生们眼里,吴春萍并不胆小,“吴老师最勇敢”。

  兰心怡说,吴老师经常挨家挨户送学生到家,山路石阶湿滑不堪,她却走得踏实稳健。

  现在在铅山县读卫校的雷心兰当年就在这个教学点上学,她住在距离教学点7华里远的农耕坞,因为家里农忙家长没时间接送,吴春萍就一直接送她。“送我们回家时,已经是傍晚了。傍晚过后,深山里难免有蛇虫之类的,我们也常遇到。”兰心怡说,这时候吴老师经常用矮小的身躯挡在他们身前,声音有些发颤,“别怕,我们不要踩它,就不会咬人。”

  而在兰长祥记忆里,30年来,妻子总是穿行于村里与山中接送学生。“我心疼不过,得空就帮她送。”

  老师+妈妈

  —留守儿童长大了,要报答她

  在吴春萍的课堂上,6名学生分成一、二年级分别上课。

  “好了,现在讲一年级的课文,二年级的同学自己做练习。”9月17日,吴春萍话音刚落,坐在后排的兰心怡低着头,翻出了练习本。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

  有时,她会眯起眼睛望着挂满奖状的墙壁,沉浸在对这所乡村小学过去的回忆里。

  在她的记忆中,这个教学点最为辉煌的时期大概在1996年,那时有三个年级,近20名学生。之后,不少孩子跟随父母进城,在这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了,“生源的流失让这个教学点面临被撤销”。

  虽然人少,教学量却不能少,“仍然按照课程表,每天上7节课,包括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和体育在内,一周上下来共35节课,相当于3个老师的工作量”。

  “她就没停歇过。”兰长祥说,每天晚上7点,吴春萍在卧室中,借着一个15瓦的灯泡备课,光线十分昏暗,她的视力因此变得很差。

  因为学生多系留守儿童,教学之外,吴春萍尽可能地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

  雷心兰5岁就开始跟着吴春萍念书了。“那年,她母亲喝农药自杀了,父亲在外面打工,只剩下奶奶和她相依为命。”吴春萍说,“看着雷心兰经常望着门口发呆,我就让她来我这跟着上学,中午在我家吃饭,直到她10岁去镇里寄宿念书。”

  如今雷心兰已经20岁了,目前在铅山县城读卫校。

  “她就是我妈妈,以后一定会报答她。”9月19日,雷心兰在电话中语气笃定地对新法制报记者说。

  “不知道吴老师眼睛怎样了,当初我妈妈不在了,都是她给我做的新衣服。”雷心兰回忆,那时吴老师因为眼神不好,经常为此扎到手,后来这些旧衣服至今仍保存在柜子里。

  教师郑礼晴与吴春萍认识了二十多年,他对吴春萍的评价是“善良、尽职”。

  郑礼晴记得,有一次,学生上课时发了高烧,吴春萍骑自行车到7公里以外的医院买药,又把学生送回家,自己却因为腰痛病犯了在学生家直不起腰。

  教书·打工

  —除了教书,我还能做什么?

  在教学点的30年里,业务能力出众的吴春萍,身份却一直是代课教师。

  作为代课教师,吴春萍最早的工资是70元,1994年涨到120元。去年,月薪才涨到980元。这份收入,差不多只是正式老师的一半。

  而且,她不享受寒暑假的工资待遇,各种保险福利也没有。因为田少,家庭惟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山上七八亩树林。但自2000年起,吴春萍家的山林全被划作了公益林。

  “一年补偿200多元/人,一年下来有1100多元。”吴春萍说,后来她丈夫就种点香菇之类的卖钱。

  拮据时,吴春萍时常请人捎口信给陈坊镇娘家。“是不是米又不够吃了?”每逢这时候,李胜平都会将一些生活必需品运上山来。

  “我也有过挣扎,想过放弃。”吴春萍说,上世纪90年代初,看着身边朋友打工回来,手上拿着一台三用机,既可以听广播,又可以播放磁带,这让吴春萍很眼红。“还是打工好,又能开眼界。”于是,吴春萍开始计划出去打工。

  这时,畲族村的老村支书兰老汉劝道:“你走了,这个教学点没老师来,对于边远山区的孩子来说,就没有书读了。”

  “我心里很不好受,还是选择了留下。”吴春萍说。

  2000年,恰逢上饶市电视台来当地做启蒙教学。“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我参加教师转正考试。”吴春萍说,但她得到的结果却是“你不是少数民族,按照规定,代课年限达到20年才能参加考试”。

  在吴春萍代课25年时,她说自己有幸第一次参加了教师资格证考试,三门过了两门。“第二年补考,教育学竟然换成了电脑答题。”因为答题时间不够,吴春萍依旧无法转正。“因为不会电脑,后面我就放弃考试了。”

  后来,吴春萍得知在2009年她还有一次机会可以参加考试,但因为住在山里,并没有人通知她。

  “快50岁了,除了教书,我还能做什么?”吴春萍说。

  辛苦VS幸福

  —糯米性子,畲族“迎春花”

  “她就这个糯米性子。”兰长祥叹道,继而又喜笑颜开,“不然也不会被我轻易追到。”

  吴春萍的家,是栋依山而建的白墙灰瓦民房。早在十几年前,这里原是村公所的老房子,她刚来畲族村时,便在这间屋内教书,兰长祥那时在对面开了家代售点,卖点油盐酱醋。

  “她每天从早到晚上课,累了我就陪她聊会儿天。”兰长祥就这样和吴春萍熟稔了起来。

  “每逢周六,他都会耗费1个多小时送我下山,到了太源畲族乡又骑他父亲的自行车载我到陈坊镇。”吴春萍大为感动。

  作为丈夫,兰长祥更希望妻子能够开心,钱少没关系,“每次她面对孩子时的笑容,我就仿佛看到了30年前的她”。

  30年来,吴春萍虽然只教过100多名学生,但这些学生大都走出了深山,有的成了医生,有的当了老师,还有的学生在北京、苏州成功创业。逢年过节,在外地工作和创业的学生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吴春萍。

  乡亲们称她为畲族“迎春花”,因为迎春花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

  早在2003年,太源畲族乡中心小学校长有意聘请她到中心小学工作,将畲族村教学点撤去,但被吴春萍拒绝了。她念旧,不愿离开这所呆了30年的教学点。

  如今,吴春萍依旧有两个担忧,一是年纪大了,希望以后有接班人能到这里帮助孩子;二是由于一直是代课老师,迟迟没有办妥的社保问题。

  文/图 记者刘宇琦

(责任编辑:HN666)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评论

还可输入 500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新闻精品推荐
特色:新闻周刊 高清组图 专栏热点:马航客机在乌克兰被击落坠毁

代课老师吴春萍: 武夷山北麓的畲族

北语最美副主席生活照

发改委系统被查高官已超10人 多涉及医药电力

[发改委价格司仨司长被带走] [发改委证实价格司三官员被查]
推广
热点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