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影视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影视新闻《饶曙光:互聯网改变中国电影生态》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5-04-24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将近300亿元,互联网的加入更使中国电影市场如虎添翼,朝着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冲刺。近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邀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接受了媒体的专访,对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表达了对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期待。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只有实现从资本型到创意型、从数量型到质量的有效转变,同时观众更加理性与多元,才能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有效转变。本文由饶曙光授权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发布。  >>>查看专家更多观点

饶曙光:互聯网改变中国电影生态

饶曙光

  问: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将近300亿元,请您评价下这一年中国电影整体的市场表现。

  饶曙光:国内电影票房从2013年的217亿元到2014年的296亿元,增长近80亿元,这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市场表现上来讲,也有突破性的表现。中国电影从10亿到100亿几乎用了16年,而如今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就几乎跨越了从200亿到300亿,尽管差那么一点,说明中国电影的市场空间已经被充分打开,市场容量和市场的爆发力都显示出加速度的发展后劲。这些基础和数据都表明,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大。

  问:这一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哪些方面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饶曙光:与其他年份相比,2014年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比如说“网生代”、“大数据”成了中国电影的热点问题。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保利博纳的于冬提到,以后的电影都将为互联网公司打工,这个话题经久不衰。到了一批热点影片出来后,“网生代”概念又成为热点。相关数据表明,“90后”观众超越“80后”观众,成为当下国内电影票房的主要贡献者。而“90后”观众与“80后”观众加起来贡献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80%。“网生代”不是理性或者学术规范意义上的概念,像我这种甚至更老一点的人也经常上网,但是“网生代”概念确确实实说明中国电影的观众群体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中国电影的内容生产、营销等一系列方面。

  第二个话题是跨界。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层面来考量,各类资本都在进入电影界;二是不少其他专业的人在进入导演这个行业(包括音乐人、明星、网络作家、畅销小说作家等),他们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一些新的创意元素,也让电影更加紧密地与市场互动。

  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叙事是它最核心的专业能力,但现在一些影片用话题性、小品化、桥段化、网络热点语言等来形成桥段吸引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们叙事能力的不足。这不仅仅是中国这些跨界导演们存在的短板与危机,也是中国电影当前存在的短板和危机。因为当我们的观众都满足于这些桥段、热点话题与网络语言之后,中国电影能够为观众提供些什么?能不能用电影的方式来讲好一个故事,能不能与高科技实现无缝对接,能不能在高概念层面或者工业化、国际化层面拿出更好的产品,一方面满足中国观众,另一方面更有效地跟美国电影形成竞争,都存在隐患。

  我们现在与美国电影还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美国是科幻片占据市场主体地位,我们主要靠动作、青春、喜剧这三种类型的影片占国产电影市场票房的70%以上。青春片、喜剧片更具有地域性——就是香港人爱讲的“在地性”或者我们讲的“接地气”,它跟本土观众有很强的互动关系。比如说我们的一些热点桥段,其他地域的观众没有任何感觉;我们的一些热点网络话题,别人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意味。相对来讲,能够代表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高科技化水平、国际化水平的电影还是一个弱项。

  问:业内称2015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您怎么看?

  饶曙光:确实有好几部科幻电影正在筹拍中,但是现在作预测式的结论还有点危险。中美两国的科幻电影肯定是不一样的。另外,国内魔幻片也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中国能不能打造出既受本土观众欢迎又跟世界接轨的科幻电影,还有待观察。

  我个人认为,这些科幻电影的出现,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为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中国电影停留在熟悉的那几个类型,它应该在科幻及其他类型上有所突破。电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高科技水平、国际化水平。在这方面,中国电影还需要与美国进行有效的接轨,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概念电影,来体现中国电影的综合国力。

  问:2014年您比较看好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饶曙光:2014年有一大批热点影片,从《小时代》到《后会无期》,再到《心花路放》《智取威虎山》。还有一批比较文艺的影片,比如《白日焰火》《归来》《黄金时代》《推拿》《亲爱的》。

  《智取威虎山》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影片,把传统的红色题材进行现代高科技的包装与商业化的改造,在不失去基本底色的情况下,赢得了年轻观众的追捧,老年观众看了也不反感。这些电影体现了我们电影人的专业水平、艺术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亲爱的》这种影片更具人文表达。它不是简单表现打拐题材,而是更具有艺术的敏感与想象能力,是艺术家对于复杂社会中复杂人性的思考和表达。这类电影既接地气又有人文内涵,同时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把本土生活中发生的中国故事进行艺术化、电影化的表达,满足人们对于电影更丰富的诉求——在带给人们简单的娱乐之外,还有更多的思考。

  我同时希望,观众们能够超越简单的感官娱乐,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电影,欣赏具有人文表达和思考的电影,给多样化的电影提供更大的观众层面和市场层面的支持,给创作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

  比如今年一些争议较大的热点电影,它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诉求,我个人持相对宽容的态度。但它们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小时代》对于炫富的表达,《心花路放》对于亚文化集中式的表达。电影创作者需要用更高的智慧去赢得观众。

  问:如何评价2014年几大电影公司的表现?

  饶曙光:中国电影版图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原先更多人看好华谊,而华谊目前也在调整,正在采取多元化的战略。其品牌——冯小刚,今年就没有动作,票房最好的影片就是《微爱之渐入佳境》。而光线、乐视、保利博纳,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小的公司,正在崛起。我前年就讲,中国电影版图正在发生新的结构性变化,我预测会有十几家较有竞争实力的公司出现,对中国电影形成支撑性作用。可能还会出现以电影为核心、以电影版权为核心业务的大型传媒集团。

  电影是高风险行业,要抵御高风险,不能依靠一两个项目,尤其不能依靠一两个电影作品的市场表现来决定公司的前途。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也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正在超越票房的评价指标。

  在先进的国家,票房只占产业链的30%左右。我国也在发生改变,电影衍生产品、电影产业链也正在良性发展。也就是说,以后以电影为核心、以电影版权业务为核心的公司会有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竞争实力与综合实力会增强。

  对于电影的认识也要调整。不能仅从票房来看,要看到中国电影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方方面面——国民经济转型是从高污染、高消耗产业过渡到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电影具有火车头作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转型的意义和价值不可小觑。我预想,这两年会有十几家公司跟互联网、跨界发生更加密切的联系。随着中国版权保护的进一步强化,电影产业链会得到有效的延伸,将会支撑中国电影更加可持续发展。

  问:请您谈谈对2015年或者未来三五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期待。

  饶曙光:我个人认为,互联网会进一步改变中国电影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在2015年会有更加突出的表现。跨界会继续成为中国电影的热点,它会对中国电影带来活力,带来更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015年有一大批我们期待的作品会出现,陈凯歌、侯孝贤、张艺谋、冯小刚等传统的大腕们,在2014年肯定感受到了某种寂寞,感受到了某种思路或者压力,他们会在2015年有所作为;还有跨界的一大批年轻导演,都会在2015年有所表现。

  中国电影“不差钱”,我觉得要引导资本有序进入电影界,推动中国电影更长远的发展。从战略性层面来讲,要推进特色化、差异化的电影院线建设,来保障那些有创意、偏小众的电影也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我们一直期待和推动中国电影从数量型发展到质量型发展,2015年是一个结构调整年,也是一个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年。从电影文化体系建设上来讲,还可以通过全面的影视教育来提升观众自身观影消费的习惯,从单纯的娱乐走向多元。观众层次的提高,反过来也会给创作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这样一来,中国电影在做大做强市场层面的同时,其人文表达,包括宣传文明和谐的国家形象,都能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

  我们希望它不仅仅是黄金十年,要通过各种顶层设计和更加合理的安排,让这个时间延续得更长,从黄金十年到黄金二十年,甚至黄金三十年。这样的话,中国电影的前景才更加灿烂。

  问:在您看来,未来的健康的、良性的电影产业状态是怎样的?

  饶曙光:从创作层面,我们现在对于导演有很多功利性的要求,简单来讲就是要赚钱。应该给导演们提供一个更加相对自由、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实现艺术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足够的精力和空间从生活中寻找中国故事,并且用电影化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从市场层面,当跨界的导演不断进入,不同类型的导演都能释放活力,不同类型的电影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和目标观众,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影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就会更加多元。

  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和强化中国电影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特色化、差异化的院线,给导演提供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创作环境,保障不同类型的电影都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影只有实现从资本型到创意型、从数量型到质量的有效转变,同时观众更加理性与多元,才能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有效转变。 (《中国广播影视》 文/钱力)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张晶雪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