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综艺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综艺新闻《两岸小剧场話剧的化学反应真的在發生吗?》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5-05-29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新华网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梁赛玉 姬少亭)舞台上的镜子变成了透明的电影银幕,女主角坐在镜子对面的看台,而观众透过银幕变成了电影的一部分。戏剧的演员和观众在此刻发生了颠倒。

  “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简称“莎妹”)话剧《请听我说》13年前已在台湾上演,2009年也来过北京。今年在北京的朝阳9剧场的这几场,是导演王嘉明受邀参演2015两岸小剧场艺术节,也是他的作品第三度在北京演出。

  演员们套着一种看起来十分天真的纸娃娃装;表演方式有趣:模仿着提线木偶的僵硬动作;讨论的问题关于性、婚姻和三角恋。

  这场观众只坐了一半,但每一个来的人都大声回答“喜欢”,响起热情掌声,观众们一直听完话剧后的交流会,还去门口的看板合影。

  “我2009年看过你们的演出,印象非常深,有一个地方有一点不同……”一位观众在提问时说。男主演之一Fa激动坏了,大呼:“只有你有这个记忆了!”他一脸的惊喜,指着这位观众说:“天呐,你竟然记得!”

  4月下旬启幕的2015年两岸小剧场艺术节,两个月时间内,10部戏,6场艺术家沙龙,3个工作坊,4场台湾纪录片……在大陆和台湾上演,规模不大却用心良苦。这场不管从时间跨度还是在密度上都更为深入的两岸小剧场交流,以及观众们更为热烈的反响,似乎都昭示了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

  最早的化学反应早在2003年便已萌芽。江湖人称“小令”的刘毓雯彼时因为工作原因调来北京,“我就把金老师的本子搬过来,自己当导演,脑子一热,‘我要把台湾的好剧本带过来’,那时候还是非典时期,我找了清华和北大的剧团,那时下班没事,就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排戏。”随后她回到台湾,单枪匹马邀请了6个港台剧团来北京交流。

  “最后台湾方的钱几乎都是自己承担,最后磕磕绊绊办完了。《收信快乐》是那次带进来的,雷光夏第一次在大陆演出也是我做的。”小令说。

  其后,两岸小剧场交流渐成气候。自2012年由“两岸青世代剧展”开始,2014年起“两岸小剧场艺术节”扩大举办规模,北京、台北、高雄等三城市“合体”,邀请两岸作品到对岸演出,在交流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两岸戏剧生态、观影需求的互照也更为明显。

  《请听我说》制作人陈汗青说:“剧场本身是一个制造魔法的地方。”这些年,五个女主角已经先后谈恋爱或者结婚,话剧本身发生了很多改动。“在13年前王嘉明写出来之后,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一直生长出自己的样子。”

  “我非常喜欢你们的文本,有很多值得咀嚼的地方,越想越往心里去。”一位观众说。这位鬼才导演写出的戏中,演员身着平板纸娃娃衣服,搭配夸张的表情和押韵的文艺腔对白,却赚了现场观众不少眼泪。Fa说他很高兴观众看出了话剧体现的四层空间,然而并不止四层,正如台词所说,“爱情是剥不完的洋葱皮,其实人性也是一样。”

  超越了两岸语境的内容往往能激起共鸣。比如另一部在9剧场上演,由“无独有偶”剧团带来的偶剧《剪纸人》,以传统剪纸艺术为灵感起源,真人和玩偶,讲述了一个带有民间传奇色彩的故事。

  现场时时有孩童们清脆的笑声,轻松之余,仍能激起大人们的思考。导演郑嘉音告诉记者,这部戏并非为孩童特意设计,“剪纸阴刻阳刻,是损毁还是创造?抑或破坏后的创造?”接下来,她即将要为大陆女作家虹影的新童书《奥当女孩》排演偶剧。

  诚然,两岸话剧交流的同时,从导演、剧本到演员的交融正在或即将产生的化学反应。开心麻花和台湾戏剧人合作的音乐剧就是两岸长期努力的结果。经过近三年的商谈,由一半台湾演员和一半大陆演员搭班演出的话剧《我期待》在去年底试演后,即将在大陆上演。

  然而,乐观背后仍然有根深蒂固的障碍。小令说:“两岸之间小剧场的交流可能没有我们想得那么深入,这么多年,其实我并没有看到精神或者说审美层面的交流。”

  一个壁垒在于现实中缺乏成熟的机制维系两岸演员的交流。小令坦言,台湾的剧团好不容易看的人觉得不错了,人就走了,对主办方来说,盈利始终是很大的问题。

  她说:“本身两岸的文化符码已有了隔阂,话剧又是其中的小众,所以在文化符码在本身就需要时间去养成跟浸润市场的情况下,你台湾剧团来的时间又这么少,这是先天不足的一点。”

  两岸语境本身也有固化的差异。大陆的话剧,在台湾的语境中是剧场,郑嘉音告诉记者,台湾小剧场的生态与普通市民生活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密。剧场不仅是社区的文化娱乐空间,更成为表达、释放思想的场所。“台湾小剧场是社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老人还是孩童,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乐趣。”

  两岸话剧导演和演员认知方面存在差异仍是目前一道“墙”。台湾的导演更多愿意和熟悉的对象接触,存在一个自己的舒适圈。而曾到台湾出演话剧的大陆女演员小芬一开始对台湾排练方式颇不适应,无法理解导演的意图,在台湾前后工作了三个月才渐入佳境。

  她还曾将黄盈、王翀带到台湾,2013年王翀在台湾演的是《中央公园西路》、2014年是《雷雨2.0》。作为在大陆颇受欢迎的“新浪潮导演”,王翀的作品在台湾评价两极——在很多台湾人看来,这些源自欧美的戏剧玩法,并不新鲜。

  “这是一个认知的偏差,但认知的偏差只能靠时间来弭平,而时间的弭平只能靠一直有戏的交流才有机会去磨合。”小令说。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