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影视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影视新闻《评:“都想賺钱”何以成了电影困境和病症?》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5-07-09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日前,侯孝贤接受采访,谈到台湾电影面临困境,他坦言:“问题就是每个人都想赚钱。”侯孝贤认为要拍赚钱的电影比艺术电影更难,“因为要普罗大众都相信且喜欢你的片子。”他认为这种做法容易“重复”,一种电影卖座后其他同类型片子难免票房遭遇滑铁卢。

  导演侯孝贤对台湾电影困境的鲜明观点是“问题就是每个人都想赚钱。”推理开来,这样的判断也适合于大陆电影。那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想赚钱”恐怕并没有错,但“都想赚钱”,就是“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这该如何理解?

  投资人、制片人不是慈善家,对电影票房提出要求没有任何问题,要求投资有所回报,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电影市场的要求,但是不是因此就能把电影当做赚钱的工具,甚至把赚钱与否当做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衡量和评判标准呢?这是个问题,最起码侯孝贤就认为“都想赚钱”的电影生态并不理性,而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电影是什么?对最原初问题的追思,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电影“都想赚钱”也是病的困境。电影是艺术,也是文化,当然,也是工业时代的文化商品,不过,文化和商品的平衡把握在当下却出现了失衡的症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的观点很值得思考,她说,“现在的中国电影是被太多钱噎住了。电影艺术只能与资本共舞,是事实;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独舞,那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电影。如今电影产业扩张,资本过剩,是好事;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假面舞会,那只有死路一条。”更认为,“不谈内容,不谈故事,不谈电影艺术,很可能满盘皆输。”

  “都想赚钱”的电影病,症结就在于不少人把电影的利益考量凌驾于艺术和文化之上,甚至为了利益可以对电影的艺术和文化内涵进行无原则、无底线的阉割,可以抽空电影作为艺术和文化的存在根基,只把电影当作赚钱的筹码,由此,怎能不“生病”呢?

  “都想赚钱”的电影病是对电影艺术和文化追求的自我放逐。电影是工业社会产生的艺术,再赚钱的电影,如果不能给观众带来心灵和情感的震撼,再好的情节和再美的画面,充其量也是图片集罢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就内地电影市场来说,能赚钱的电影,只占整个电影市场的不到10%,剩下的电影非但不能赢利,更背离了电影的本原。鲜明的例证就是大量电影作品沦为了经济和利益的附庸,严重丧失了精神境界追求的伦理底线。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是以商业价值为目标的消费性文化,而过度的商业追求使其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媚俗文化,电影业并不例外,功利性到处蔓延。米兰·昆德拉指出:“媚俗者对媚俗的需要:这是那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象流下心满意足的泪水。”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当电影将粗疏浅陋的流行趣尚奉为最高律令,迷失在世俗的层面里而无法自拔时,将必然丢弃电影的严肃和高雅,在驱逐电影理想的同时,让电影成为了媚俗和功利的牺牲品。

  英国导演汤姆·霍伯在第16届上海电影节期间曾提出“为何中国电影如此商业化”的观点:“在中国这些天里,我有了这样的印象,有很多年轻的导演希望自己能够拍大片,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其中票房的压力比创作好的艺术作品的压力更大。在我看来,中国应该保护和注重电影在艺术上的成长。” 应该指出,在消费社会中,市场法则越来越霸道,电影业当然不例外,制作方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做出听从市场召唤的选择——匍匐于利益,但能为了利益放弃电影作为艺术的基本底线吗?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张晶雪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