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演员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演员新闻《刘小梅: 從保定走出的国家一级演员》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4-01-27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刘小梅: 從保定走出的国家一级演员
刘小梅: 從保定走出的国家一级演员

  实习生韩亚聪、郭立业文/图

  13日14时许,在直隶大剧院后台,舞台剧《鬼子进村了》正在紧张排练,一个身材微胖、一头卷发的中年女子正在认真地排练,她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慷慨激昂,表情随着台词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完全沉浸在整个排练过程中,她就是从保定走出的国家一级演员——刘小梅。从“西河皇后”到“晚常客”,刘小梅始终把“保定方言”挂在嘴上。她说,这是她的特色,更是她的乡情。

  一把沙土扬出“西河皇后”

        刘小梅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刘复出是保定人,在当时的“老马号”说书,非常有名;母亲刘艳琴是西河大鼓“朱派”传人,在河北、天津一带很有名气,经常在各地演出,备受尊敬。
  在这样有着浓重艺术气息的曲艺世家,刘小梅受到了最好的熏陶,这也使她能够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成功转型,并不断适应新的艺术形式。
  “6、7岁的时候,我刚能登着板凳够着鼓,就开始跟着母亲到处演出,因为年纪小,说不了‘大书’,就说一段十来分钟的‘垫场’。”刘小梅说,母亲对她的要求十分严格,每天都要五点半起床,六点开始吊嗓子、排练,“比部队还严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小梅开始接触“大书”,并试着在众人面前表演,说到自己第一次表演“大书”,刘小梅记忆犹新。
  “那时候我13岁左右吧,清苑县一户人家办丧事,就去家里找我妈‘定书’,可是我妈不在。老乡们都知道我也会唱西河大鼓,就都说‘老刘先生’不在你找‘小刘先生’啊,‘小刘先生’说得也不错。”
  第二天晚上,刘小梅就与一个师姐和一个弹弦的师哥来到了这户人家。说起当天晚上的演出,刘小梅觉得又可气又好笑还有点难为情。“晚上演出刚开始,我师姐先唱了一段‘垫场’,接下来就是我,刚说一小会儿,台下就有人起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眼睛就被人扬了土,我当时就傻了啊,站那也不敢动了,结果没说完就散了。”刘小梅说,这件事情让她深刻认识到自己功力的疏浅,后来又踏踏实实地学了三年。“再去表演,走到哪,响到哪。”这也让她得到了“西河皇后”的美称。
 
“新书三朵花”让她轰动中国曲艺界
        1975年,刘小梅从清苑县文艺宣传队调到保定地区文工团。1978年,刘晓梅又被调到保定市曲艺团,并成为团里的“台柱子”,这也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上世纪80年代初,《岳飞传》《三国演义》等传统曲艺书目流行一时,但刘小梅意识到人们对于新时代主题曲艺的需求。1983年,刘小梅开始尝试表演说“新书”,反映当代生活的“新书”一经演出,大受追捧。
  “当时在沧州献县、河间一带的乡村演出,非常轰动,十里八乡的人骑着车子、赶着大车来听‘新书’,树上、房顶上都是人。”说到当时的演出现场,刘小梅仍然非常激动。
  这也引起了河北省曲艺协会的重视,省委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专门介绍并推广刘小梅说“新书”的经验,当时的河北省委副书记高占祥称她为“河北曲艺振兴之光”。此后,刘小梅数度夺取全国曲鼓大赛最高奖,。
  后来,刘小梅在河北电台录制了中篇西河大鼓《莲花魂》《落花情》和《血染莲花》,全国电台轮流播放,轰动国内曲艺界,被称为“刘小梅新书三朵花”,中国曲艺学校将其列为教材。
 
一段《大山情》令观众痴迷
         1988年12月,刘小梅赴河南参加首届全国故事大赛,获得评委刘兰芳的称赞,并凭借故事《大山情》获得第一名。“在谢幕的时候,观众的掌声持续了一分多钟,让我十分感动。”刘小梅说,当时只要自己参加比赛,基本都是第一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节目的普及,西河大鼓这种艺术形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对于这门艺术形式的没落,刘小梅知道,单凭自己一个人根本无力挽回,她能做的只能是“适者生存”,这也是她有机会走进小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刚开始接触小品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在河北电视台表演小品,在当时的《笑一笑》《大家来欢乐》等栏目上播出。”刘小梅说,由于自己的曲艺功底,她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艺术形式。
  “艺术是相通的,任何艺术形式都要认真研究观众的心理,抓好每一个细节。”正是刘小梅对于每一个作品的精益求精,才使她能够在更大的舞台演绎属于自己的传奇。
 
“保定大姐”成“晚常客”
        在河北电视台演出小品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刘小梅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种艺术形式,一发不可收拾,她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也得到了回报。
  1999年刘小梅第一次参加央视春晚,与曾志伟潘长江等一起表演小品《减肥变奏曲》,这也成为全国观众认识刘小梅的开端。
  紧接着,《红娘》《都是亲人》《祝寿》《打工幼儿园》《假话真情》等春晚小品,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位性格爽朗、说着一口保定话的可大姐。
  对于刘小梅来说,作品中的保定方言不仅是一种区别于他人的特色,更是寄托着她浓浓的乡情。
  “春晚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舞台,要想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刘小梅说,方言是一方语言的代表,保定话透露着一种憨实劲儿,正符合自己的性格。
  “说着保定话,感觉很踏实,保定话厚重、实在,这是一种家乡的符号,已经深入到了我的血液。”
  在采访中,刘小梅亲自给记者沏茶倒水,没有一丝的“明星范”,话语间透露着豪爽和真诚。刘小梅说,作品中的自己就是生活中的自己。“我不喜欢说‘工作关系’,我喜欢说‘亲情关系’,在一起工作就是兄弟姐妹,这样才好说话、好处理事情。”
 
家乡,我想对你说
        刘小梅告诉记者,她曾出演的一部名为《签约》的小品将在今年保定春晚上演,主题为诚信和孝道。“我们这次是义务演出的,不要钱,也算是为保定人民做点贡献吧。”
  “我们也正在创作一些喜剧的剧本,应该在不久之后就会推出。”刘小梅说,希望能把更多的好戏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虽然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但我一有时间就会回来,我就想在我能力范围内,多给家乡人民带来点有保定味的东西。”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