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银河演员网,  »会员注册/登录 手机版|APP下载|本站导航|设为首页
银河演员网LOGO
影视新闻新闻首页|演员新闻|影视新闻|综艺新闻|八卦搞笑|今日更新|新闻月榜|新闻总榜

影视新闻《中国更需要“叫好不叫座”的沉重電影》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5-08-05  
摘要:
欢迎圈内人士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或者登录本站自己发布演艺相关新闻。

  

  今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如同坐上火箭,首日、单日、单周、单片等各项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7月更是以54.9亿元票房的惊人成绩,再创中国影史纪录。专家指出,这一数字已经可以比肩北美电影市场。最近上映的《捉妖记》《大圣归来》等电影,不仅在创意、制作、营销等领域靠诚意打动了观众,更用国际电影流行表现手法,讲述了具有浓郁中国风、饱含向上向善正能量的故事,紧紧抓住了观众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审美要求,进而创下一个个票房纪录。但是,还是那句老话:票房仅仅代表的是商业电影,而不能代表电影业,中国电影还远远没有到“很好”的阶段。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如今观影的人群,主力是青少年,中老年人很少进入影院观影,因为如今的电影无不是为“钱”而来,无不是围绕如何如何吸引青少年而拍摄,因此,喜欢拍轻松、搞怪、无厘头、妖魔等题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电影仅有娱乐性,或者有稍微的正能量教化性,那么,这样的电影市场是存在很大缺憾的市场,更是不成熟的市场,也是令人担忧的市场。

  纵观近年来的中国电影,不少人的关注重点放在票房数字的提高,但是忽略了一个同样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在电影质量普遍不高情况下,诸如《1942》《钢的琴》等一些实实在在的好电影却出现“叫好不叫座”。一部具有沉重历史责任感的民族史诗般的电影《1942》叫好不叫座,专注搞笑的《泰囧》能够创下高票房,《小时代》能够拍到四部之多,不仅很多有识之士不服气,冯小刚们更不服气,青少年观众们沉溺于肤浅和低俗的娱乐,拒绝像《1942》和《萧红》这样的艺术电影,这对中国电影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对于中国的电影观众的电影素养来说是雪上加霜,对于中国的文化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说是个不好的预兆,让人无奈,更让人揪心。

  如今,取得良好票房的电影都不是现实题材电影,这更让人心酸。拍诸如《泰囧》《捉妖记》《大圣归来》等轻松搞笑电影容易,拍现实题材的电影,如同趟地雷阵,拍摄风险很大,一旦对题材把握不当,再大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电影审查。很多电影人之所以没有拍摄现实题材的电影,首先是对社会的痛感降低,对社会和生活麻木,得过且过,漂浮在上面,对于社会尤其底层社会的感受没有感觉,其次现实题材很容易逾越审查“红线”,出力不讨好,但是不管任何理由的推脱都显得苍白无力,非现实题材虽然可以四平八稳,但是却缺少了直抵人心的现场感、现实感和鲜活感,从这点来说,愿意拍现实题材就是对电影艺术尽责,更是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以敏锐的嗅觉感知社会,让艺术的感觉深深插入社会生活的底部,感知社会的矛盾,感受草根的生存现状,怀着仁慈和慈悲的情怀解读社会,靠近生活,理解生活,感悟生活,剖析生活,不仅是电影工作者的职责,更是所有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直面社会现实,将艺术的触角伸向现实生活的深层,给人们带来深刻的社会思考,现实题材对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非现实题材不可比拟的强大力量。

  我们应该为所有坚守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工作者鼓掌,给他们为现实社会鼓与呼的艺术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鞠躬,艺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及时干预社会生活,做艺术引领社会发展的指路明灯。如果始终要把看电影当成寻找娱乐的手段,而不是获得某种正能量人文精神的滋养,没有一种严肃性,那么,再高的票房也仅仅是金钱数字游戏而已。

  

来源:银河演员网新闻

(责任 王文慧 )

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站推荐新闻
  • 推荐演员
  • 推荐影视演员表
  • 推荐艺人招聘
  • 推荐黄页
  • 推荐角色
  • 推荐商机

Copyright © 2013-2014 银河演员网(演员表,演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243